3月16日上午,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橫琴至機場段暨金海大橋開工儀式在橫琴新區舉行。副市長張宜生宣布項目正式開工。金海大橋是國內首座公鐵合建斜拉橋,其橋寬在世界也較為罕見。
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是珠三角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地及珠三角地區聯系澳門的重要客運通道,同時也是一條兼顧城市軌道交通功能的城際鐵路,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拱北至橫琴段,已于2014年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達到驗收條件。二期工程為橫琴至珠海機場段,該段起于橫琴長隆拱橫段,向西北穿越大橫琴山至北側,設井灣站;跨越環島西路后與金海公路大橋合建磨刀門公鐵合建特大橋,跨磨刀門水道,在鶴洲南圍墾區設鶴洲南站,再跨白藤河水道后,沿機場路東南側在機場路與縣道X590交叉處設三灶東高架站,再以地下敷設方式向西至本線終點珠海機場站,線路全長22.80公里。
與之部分共線的金海大橋公路代建段則是珠海市東西部重要交通干線,將連接珠海機場以及港珠澳大橋,也是橫琴新區對外最重要的交通轉換樞紐。該段起自橫琴新區二井灣(環島西路隧道)附近,向西于大井角與珠機城際鐵路共線,終至機場東路(省道S272)紫竹灣互通,項目由磨刀門公鐵合建特大橋、鶴洲大橋、白藤河大橋及紫竹灣互通主線橋組成。
隨著“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自貿區、自創區建設等政策利好的交匯疊加,珠海全力加快珠江西岸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橫琴至機場段項目,是珠海市推進交通內暢外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重點工程。而金海大橋是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橫琴至機場段的控制性節點工程,社會高度關注,市民期盼已久。記者獲悉,按照設計規劃,金海大橋公路代建段按照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達100公里。城際鐵路軌道設計機車運行時速可達160公里。而金海大橋還是國內首座公鐵合建斜拉橋,公路和鐵路同層分布,區別于以往公路鐵路在橋梁上下分布的方式。其總橋寬達到49.6米,在世界范圍也較為罕見。此外,該橋跨度大,施工環境特殊,其采用的四塔雙索面斜拉橋設計,每個鋼鐵橋塔重達2500頓,施工方將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在異地完成橋梁主塔構建后再吊裝到現場。這些都是項目的重難點工程。
張宜生要求,參建各方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只爭朝夕的干勁,搶抓一切有利因素,快馬加鞭,大干快上,確保項目早建成、早通車、早見效。同時要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為先”的原則不動搖,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努力打造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工程和人民滿意的放心工程。各區和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各司其職、通力配合、多出實招,積極協助解決好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為工程建設提供最優質、最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