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中鐵電氣化局工人們的熟練操作下,新建南寧至崇左鐵路(南崇高鐵)站后“四電”工程接觸網第一桿在廣西崇左市成功組立,標志著南崇高鐵站后“四電”(四電即:通信、信號、電力、牽引供電)工程正式開工。
據介紹,南寧至崇左城際高速鐵路是廣西交通投資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廣西第一條全額投資的高速鐵路,由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代建。
新建南寧至崇左鐵路位于廣西西南部,線路東起南寧站,途徑吳圩機場、扶綏南、渠舊南站,終至崇左南站,全長119.294公里,共設5座車站,全長119.294公里,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規劃運輸能力2000萬人/年,是南寧至憑祥高速鐵路的重要一段。崇左至憑祥高鐵已于今年9月開工建設。
鐵路建設一般分為站前工程和站后工程,站前工程主要包括線路、橋涵和隧道,站后工程主要是站房和“四電”工程。截至目前,全線已完成投資超過60%,其中路基、橋梁完成近98%,箱梁架設完成57%,為站后施工奠定基礎,第一桿接觸網支柱的成功組立,也意味著南崇鐵路建設進入站后施工新階段。與此同時,扶綏南和崇左南站等站后工程也已經完成站房樁基的施工。
據中鐵電氣化局南崇鐵路四電項目經理沈珀介紹到,站后“四電”工程是高鐵建設中的最后一道“關口”,主要工程涵蓋全線的通信、信號、電力、牽引供電、災害監測、四電房屋及附屬工程。南崇高鐵預計將安裝接觸網支柱3904根,架設接觸網承導322.42條公里。
作為中鐵電氣化局在廣西境內承攬的首條四電集成項目,為落實好廣西交投“壯美廣西品質南崇”及南寧局集團公司“高標準、嚴要求、強黨建、講科學、干實事”的建設理念,中鐵電氣化局充分發揮四電系統全產業鏈技術綜合優勢,將廣泛采用自主研發高鐵鋰電精密擰緊系統、腕臂偏移測量儀等多項高鐵智能建設工機具,同時積極探索使用信息化施工生產管理平臺,通過建立物資管理和預配中心,實現物資設備管理和生產調配的集約化、工廠化、信息化,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施工現場的高度融合,為南崇高鐵安全優質開通奠定基礎。
南崇鐵路作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是廣西乃至全國大部分地區與越南及東盟的連接的便捷通道,全線貫通后,南寧至崇左將由目前的2小時縮短至半小時,真正實現南寧與崇左的同城化,對于加強廣西乃至整個西南地區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