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新年首個工作日,我省首條省市共建城際鐵路項目——巢馬城際鐵路迎來重要節點。記者從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隨著新建巢湖至馬鞍山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及聯絡線相關站前工程評標結果公示期結束,中標單位陸續組織進場,標志著巢馬城際鐵路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主體工程分為三個標段 今年計劃完成投資30億元
作為我市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全面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一號工程”,2019年10月,巢馬城際鐵路先行工程正式開工。
項目先行工程開工以來,全市上下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全力推進,努力克服疫情、汛情疊加影響,通過采取交叉作業、平行施工等方式不斷加快建設進度。截至2020年底,位于江心洲和鄭蒲港新區兩處的先行工程已全面完工,為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0年11月30日,在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努力溝通協調下,新建巢湖至馬鞍山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及聯絡線相關站前工程正式啟動施工招標。1月4日,隨著評標結果公示期結束,中標單位陸續組織進場,標志著巢馬城際鐵路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此次開工的主體工程共分為三個標段,包括巢馬城際鐵路江南段(含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及聯絡線相關站前工程,其中正線全長13.923公里,馬鞍山南站至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聯絡線11.828公里。”市發改委副主任、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波告訴記者,主體工程總投資128億元,占巢馬城際鐵路全線站前工程總投資的近80%。
“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標志著巢馬城際鐵路建設進入了‘全面提速’的新階段。”楊波表示,作為全省鐵路建設“主戰場”,今年,合馬公司將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完成投資30億元,其中土建施工計劃完成投資20億元,主要施工內容包括全線大臨設施、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水上基礎及陸地橋梁下部結構、路基、隧道工程等。“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加快站房設計和站后審查工作,力爭江北段站前工程早日開工。”
“飛虹”再越皖江 創同類橋多項世界之最
作為此次開工的主體工程關鍵一環,巢馬城際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施工將于近期全面展開。“目前,中標單位正陸續組織進場,施工棧橋碼頭已經建成,將于近期啟動主塔墩水下樁基施工。”楊波表示。
作為我市首座跨江公鐵兩用大橋,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采用長江江心洲姑孰橋位,距下游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2.3公里,跨江段總長9.663公里,其中,左汊主通航孔采用三塔兩大跨鋼桁梁斜拉橋方案,右汊副航道橋跨越太平府航道。這座創同類橋多項世界之最的大橋建成后,將一舉改寫馬鞍山境內無鐵路過長江的歷史。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的特點可以簡單歸納為‘一高、二大、三塔、四功能’。”楊波表示,“一高”即主塔高,中塔塔高345米,邊塔塔高334.5米,每個主塔都相當于100多層樓房的高度。
“二大”則是單跨跨度大、雙跨連續跨度大。“左汊斜拉橋單跨跨度1120米,雙跨連續跨度2240米,單跨跨度及雙跨連續跨度在同類橋梁中均為世界之最。”楊波說,“三塔”則是大橋主塔均采用鋼筋混凝土主塔,兩座邊塔縱向為字母“I”形,中塔縱向為字母“A”形。
“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建成后,將集四大功能于一體。”楊波說,跨江段采用“巢馬城際鐵路+預留軌道交通線+城市快速路+管廊等多通道合建”的橋梁方案,大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市政道路,下層為巢馬城際鐵路2線加預留軌道交通2線。此外,大橋還將承擔一些管廊過江功能。
一條高鐵串起兩大都市圈
“十”字型快速鐵路新格局加速形成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軌道上的長三角”重點工程,巢馬城際鐵路總投資253億元,項目線路全長約73公里,自商合杭鐵路巢湖東站引出,經馬鞍山市含山縣南、鄭蒲港新區,采用公鐵大橋方式跨越長江至馬鞍山南站,近期通過聯絡線接入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遠期經揚馬城際鐵路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可達上海和蘇北。
作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骨架,鐵路是加快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擴大有效投資的“壓艙石”、拉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巢馬城際鐵路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長三角高速鐵路網絡,有效提升區域互聯互通、快聯快通水平,對支撐皖江地區、全省和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將對我市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入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加快推進跨江發展等方面產生重要作用。
“2020年6月,與巢馬城際鐵路‘無縫接軌’的揚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樞紐工程項目已正式開工。未來,隨著巢馬城際鐵路、揚馬城際鐵路陸續建成,將與已有寧安城際鐵路形成我市‘十’字型快速鐵路新格局,打通長三角區域快速鐵路骨干通道。屆時,我市將由高鐵‘節點’升級為‘樞紐’,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方面打開新局面。”楊波告訴記者,這不僅將使我市作為全省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地位更加鞏固、區位交通優勢更加凸顯,更將加速要素流動、促進產業升級,為我市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接下來,我們將在加快推進工程建設的同時,搶抓機遇下好高鐵經濟‘先手棋’,謀劃以‘一點兩翼’為核心的高鐵經濟帶,進一步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這條串起兩大都市圈的‘黃金通道’盡早顯現‘黃金效應’。”楊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