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11時18分,由鐵一院勘察設計的西寧至青海湖至茶卡(察汗諾)鐵路茶卡支線病害整治工程,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鎮正式開工建設。鐵一院黨委副書記余潔應邀與青海省政協副主席張文奎和相關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的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喜悅時刻。
鐵一院西青茶鐵路總設計師俎保峰介紹:“西(寧)青(海湖)茶(卡)鐵路位于青海省東、中部地區。全線將新建線路275.96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為國鐵I級電氣化單線鐵路,全線新設客運中間站8處,改建既有西寧站、小橋站和西寧西站。同時,還包括對既有的35公里茶卡支線進行病害整治改造,提升整體運輸能力。
本次茶卡支線改造工程的開工建設,為西青茶鐵路按計劃向前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今后,青藏高原將再添一條快速大運能的鋼鐵運輸大通道,為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積極的力量。”
據了解,西青茶鐵路東端接軌于西寧樞紐,向西依次經西寧市多巴新城、湟源縣、海南州共和縣、海西州烏蘭縣茶卡鎮,并利用茶卡支線電氣化改造延伸至察汗諾車站,與既有青藏鐵路西格段連通,形成高品質的環湖鐵路。
西青茶鐵路穿行于青藏高原腹地,沿線地質條件復雜,面臨著濕陷性黃土、膨脹巖、滑坡、高地應力等諸多工程地質難題。自2021年2月全線定測工作開展以來,鐵一院認真貫徹落實青海省主要領導對推進該項目的重要指示,現場勘測隊伍克服高原缺氧、生態脆弱、工期緊張、方案復雜等困難,積極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的匯報溝通,深入了解和對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勘察過程中,鐵一院采用了機載LiDAR航攝技術等先進的技術手段,以建設“生態路”、“綠色路”和“景觀路”為目標,通過科學詳實的現場工作,全面準確掌握沿線的地質情況,科學規劃線路走向、站位和接軌方案,切實做好沿線環境保護,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西青茶鐵路是貫徹我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支撐國家蘭-西城市群高質量發展、落實響應青海省“一優兩高”、“五個示范省”、“四種經濟形態”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青海省重點發展的旅游線、經濟線。
該項目的建設,可進一步優化青藏鐵路通道配置,填補泛共和盆地路網空白。項目建成后將直接串聯青海湖、茶卡鹽湖、黑馬河、龍羊峽水庫、日月山、丹噶爾古城等景區,預測遠期2045年客流密度將達到601萬人次,同時將在旅游旺季開行包括西安、蘭州、成都、重慶等方向的動車。
屆時,從西寧出發,可實現1小時到達青海湖、2小時到達茶卡,對于促進沿線人員物資流動、帶動旅游資源開發、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