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陸家浜鐵路貨場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挖機、推土機等大型設備進場開足馬力,火熱施工。
陸家浜鐵路貨場
布設于滬寧城際、京滬鐵路、蓬溪南路合圍區域,規劃為國家鐵路二級物流基地,列入江蘇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項目占地面積約654畝,總投資約8.2億元,預計2024年底前完工。
老鐵路貨場建設于上世紀60年代,占地面積48畝,2022年吞吐量僅為33.2萬噸。隨著昆山制造業集群發展,大宗貨運量迅速增長,受場站面積和中心城區貨運交通限制等影響,鐵路貨運功能逐年下降,難以滿足我市經濟發展過程中迫切的運輸結構轉型升級需求,為進一步提升鐵路貨運能力,路地聯合推動老鐵路貨場搬遷至陸家浜工程計劃。
新項目建成后,對于降低昆山企業物流成本,增強資源要素吸附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城市更新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將進一步推動昆山融入“一帶一路”運輸大通道,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貨運量質齊升
物流成本更低
在經濟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攻堅的背景下,加強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成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質、降本、增效的重要選項。陸家浜鐵路貨場建成后,將進一步暢通商貿物流通道,優化鐵路貨運設施布局,推進運輸結構轉型升級,也將大大降低市場主體物流成本、增強資源要素吸附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陸家浜鐵路貨場建成后
將為集裝箱等大宗貨物提供中轉服務
預計實現近期(2030年)170萬噸
遠期(2040年)303萬噸
鐵路吞吐量
融入“一帶一路”大通道
發展前景更廣
此前老鐵路貨場受制于鐵路站網規劃,運輸輻射范圍有限。陸家浜新貨場建成后,隨著滬通鐵路聯絡線的通車運營,將實現既有京滬通道與沿海通道的銜接,構建直連太倉港、外高橋港的海鐵聯運通道,不斷融入“一帶一路”運輸大通道,為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有力支撐。
騰出發展新空間
城市更新更快
陸家浜鐵路貨場項目分兩期實施
目前進行場地平整、綜合辦公樓建設
集裝箱作業線鋪設等
后期將結合鐵路部門計劃
進一步完善倉儲、配送、物流作業區
以及配套生產生活區等功能布局
老鐵路貨場搬遷后,土地得到釋放,將進行京滬鐵路昆山站抬升工程建設。目前,抬升工程已列入2023年重點實事工程計劃,正在開展前期方案研究。工程實施后,人民路等南北向交通節點打通,區域交通不暢、城市空間隔離等問題改善,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昆山中心城區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