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鉆機轟鳴聲中,由鐵四院勘察設計的宜涪鐵路五峰至恩施段定測勘察全面開工。
鐵路勘察一般要經歷草測、初測、補充初測、定測、補充定測、施工補勘等6個階段,目前宜涪鐵路已完成了前三個階段,進入了勘察工作量最大、風險挑戰最集中的定測階段。
宜涪鐵路地形陡峻,生態環境敏感,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巖溶、危巖落石、高地應力、有害氣體等不良地質發育,為定測勘察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像宜涪這種山區鐵路項目,地質因素對項目建設極為重要。而通過鉆機進行鉆探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搞清楚地表以下不可見的地質情況。”宜涪鐵路勘察負責人徐玉龍表示。
為推動勘探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勘察團隊將在勘察工作中全面推廣使用鐵四院自主研發的地質勘探AI管理系統。
作為地理地質信息系統的子系統,地質勘探AI管理系統能夠提供勘察全過程、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實現勘察基礎數據的數字化采集。
據悉,宜涪鐵路定測勘察將通過鉆探和相關測試工作,查明巖嶺隧道、鶴峰隧道、孟家埡隧道、頂坪隧道等長大復雜隧道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及巖溶、瓦斯等不良地質情況。同時,針對全線復雜重難點工程,將開展采空區、巖溶、危巖落石、放射性、有害氣體等專題專項勘探工作。
宜涪鐵路定測勘察工作完成后,將形成更加系統、全面、準確的地質資料,為后續的初步設計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宜涪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客運通道中“沿江通道”的組成部分,對加快構建沿江鐵路通道,構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實現中部地區崛起具有重要作用,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引領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