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邵永高鐵環境影響報告書在長沙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按正常程序,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需受理公示10個工作日后方委托技術評估,而該項目從進窗到通過專家評審,僅用6個工作日。這是省生態環境廳為省重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開辟的“綠色通道”。
邵永高鐵,屬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以及國家和湖南省的2023年重點建設鐵路項目,也是湖南省力爭今年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
項目途經湖南邵陽市、永州市,全長96.14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是國家高鐵主通道“八縱八橫”之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永清廣鐵路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北上新通道的重要區段,是湖南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優勢,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北部灣城市群,加快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
環評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對于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發揮著重要作用。邵永高鐵的建設,不可避讓地穿越湖南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評價范圍內分布有多處聲環境和振動環境敏感目標。
然而,開辟“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不等于降低審批要求。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負責人表示,省重點建設項目更要依法依規,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確保環評審批質量。
“省生態環境廳為省重點建設項目開辟的‘綠色通道’包括即受理即公示即評估,評估與審查同步等審批程序并聯;在法定60個工作日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的正常審批程序下,重大工程在滿足環評法定公示時限前提下再壓縮,力爭最短時限審批。”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環評審批經辦人介紹,項目前期,省生態環境廳須提前介入,與建設單位、環評單位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充分溝通,從項目選址選線到環保投資資金保障及環保措施的經濟技術可行性等方面,在預可研、可研及環評報告書編制階段都要提出相關意見,將影響環評審批的制約因素先行解決。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黃宇指出,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在服務重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中要統一認識,提高站位,更加自覺地把生態環保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考量,強化環評保障,推進重大投資項目落地見效;要優化審批,提高效率,持續深化環評“放管服”改革,優化審批流程,創新服務方式;要守住底線,強化監管,確保重大投資項目不發生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確保環評及批復提出的各項生態環保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統籌,做好協調,為建設單位、環評單位做好指導服務,與重大投資項目主管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形成合力。
據悉,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廳務會已審議通過《湖南省環境影響評價領域深化改革實施意見》,將于近期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