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早晨8時30分,在地下22米處,隨著刀盤緩緩轉動,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鐵路項目(簡稱“深大城際鐵路項目”)“新程一號”盾構機順利始發。這標志著該項目全面進入盾構施工階段,打響新年復工復產的“第一炮”。
深大城際鐵路是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約69.2km,起自深圳市寶安機場T4站,途經寶安區、龍華區、龍崗區,終至坪山區聚龍站,設地下站11座,設計時速為160km,預計2026年建成通車。
據介紹,此次始發的盾構區間為民治北站-五和站,區間穿越地層異常復雜,區間上軟下硬地層占比45%,全斷面硬巖占比30%,分布多種花崗巖,孤石發育多。工程沿線建構筑物繁多,側穿居民小區、既有地鐵運營線路,下穿多處天橋、高速、鐵路、橋梁、燃氣管線。中鐵十四局深大城際鐵路項目負責人高瑛凱表示,“廣東號稱‘地質博物館’,該區間涉及重大風險源達12處之多,無異于‘在心臟上動手術’”。
高瑛凱介紹,因外部環境復雜,始發場地狹小,車站可使用長度僅36.4米,而“新程一號”整機達117米長,為滿足始發掘進條件,項目團隊采用大分體始發+邊掘進邊組裝的方式施工,在極度受限的空間里順利完成始發任務。另外,項目團隊通過使用超前地質預報、超前水平注漿加固、全天候智能沉降監測等先進技術,能夠確保盾構機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安全平穩掘進。
深大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后,深圳坪山至深圳機場最快僅需40分鐘。屆時,將進一步加強深圳東部與西部、中部之間的快速聯系,同時城際鐵路作為深圳對外聯系的重要通道,將促進深莞惠都市圈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