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日前印發《關于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4年底,超過8萬個重點場所實現移動網絡深度覆蓋,2.5萬公里鐵路和35萬公里公路、150條地鐵線路實現移動網絡連續覆蓋。到2025年底,超過12萬個重點場所實現移動網絡深度覆蓋、3萬公里鐵路和50萬公里公路、200條地鐵線路實現移動網絡連續覆蓋。5G網絡覆蓋深度和廣度持續完善,5G流量占比顯著提升。
1月3日,西安地鐵官網發布《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信息一次公示》《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社會穩定風險分析調查公眾參與公示》。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24~2029年)主要內容:本次建設規劃包含六個項目,分別為3號線二期、7號線一期、11號線一期、12號線一期、16號線二期、21號線一期。以上為第四期建設規劃的初步方案,建設規劃的最終方案以后期批復為準。
1月2日,滬渝蓉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沿江高鐵合武段)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沿江高鐵合武段位于安徽、湖北省境內,線路起自合肥鐵路樞紐合肥南站,經安徽省六安市區及金寨縣,湖北省麻城市、紅安縣至武漢鐵路樞紐,經武漢天河站接入在建的滬渝蓉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線路全長約36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共設合肥南等8座車站,建設工期4.5年。
2023年12月30日,武漢軌道交通19號線開通初期運營。19號線線路全長約23.3km,起于武漢站西廣場站,沿武東路、花城大道、花山大道、光谷五路走行,止于新月溪公園站,設武漢站西廣場站、武東站、鼓架山站、花山新城站、花山河站、光谷五路站、新月溪公園站共7座車站。
12月28日,上海市域鐵路南楓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市域鐵路南楓線全長95.67公里,途經臨港新片區、奉賢區、松江區和金山區,全線新設14座車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60公里。上海市域南楓線一期工程范圍為亭林站、望園路站、滴水湖站。
12月28日,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東段(東江道站至車輛段)正式開通初期運營,至此,天津地鐵運營線路達到10條,通車里程達309.94公里。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是天津市第一條PPP線路,線路西起南開區復康路與水上公園西路交口的水上公園西路站,東至東麗區津塘二線與六經路交口的東麗六經路站,共設置21座車站。此次初期運營的為東段(東江道站至車輛段),通車里程13.68公里,共設置11座車站。環宇道站可與既有10號線站內換乘,東江道站可與既有1號線華山里站進行聯程優惠。
深圳地鐵8號線二期于12月27日正式開通初期運營。8號線二期連接既有2、8號線鹽田路站,延長至小梅沙站,全長8.01公里,是深圳市“東進戰略”的骨干線路。全區段共設鴻安圍站、鹽田墟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4座站點,平均站間距為2公里,全部采用地下線敷設方式,最高運行時速為80公里/小時,區段全程運行時間為12分鐘左右。8號線二期開通后,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含有軌電車)運營里程將達到567.1公里,共393座車站。其中,深鐵集團所轄線網運營里程達到536.4公里,共370座車站。
12月26日上午,南寧市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三津站—華南城西站,橫嶺站—天池山站)工程開工現場會在三中站項目現場舉行。南寧軌道交通6號線全長約27.9km,采用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車站21座,西起三津站,東至天池山站,連接江南組團、青秀組團,串聯沙井、富寧、亭洪、新城、埌東、鳳嶺和仙葫西片區。預計建設工期5年左右。
南通軌道交通消息,經市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南通軌道交通2號線將于12月27日上午9點開通初期運營,南通迎來“雙線時代”。2號線線路總長20.85公里,起自幸福站,終至先鋒站,整體呈“L”型,共設站17座,設和平橋站、文峰站兩個換乘站,與1號線共同搭建起“十”字形的軌道交通骨干線路。
從12月18日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首個綜合交通中長期發展規劃——《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出臺。規劃圍繞構建橫貫東西、縱連南北、順通北京、暢聯八省、抵邊達海、城鄉一體的綜合立體交通布局,明確了2025、2035兩個階段發展目標。鐵路網方面,到2035年,規劃總里程2.45萬公里、較目前營業里程增加0.97萬公里,其中高(快)速鐵路4500公里、普速鐵路2萬公里,分別增加3952公里、0.57萬公里;形成“一橫十一縱”的高(快)速鐵路網布局,實現高(快)速鐵路
Tel:(網站)021-51603532;(會議)021- 51603528 51603599;(報告、手機報)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