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軌道交通既是關系千家萬戶出行的民生項目,也是提升城市能級、助力杭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示范城市的重大工程。
2012年11月24日,一抹海棠紅開啟一座城市關于軌道交通的夢想。2022年9月22日,杭州地鐵516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全面貫通,成為全國第五座總里程超過500公里的城市。
10年奮斗,10年同行,赤橙黃綠青藍紫,彩虹線路、彩虹服務,一組“七色”的關鍵詞,開啟杭州地鐵再出發的新征程!
關鍵詞
01起步
發軔之始
2012年11月24日,浙江省第一條地鐵杭州地鐵1號線在武林廣場始發,不僅吹響了浙江省交通治堵五年攻堅計劃的號角,更悄然改變著城市空間。
1號線開通后,地鐵改變了人們的“區位”概念,西湖、湘湖與金沙湖,不過是一趟地鐵的距離。杭州也不再只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雅致、秀麗,更有“一江春水穿城過”的磅礴、大氣。
02成網
連線成網
從2012年到2022年,浙江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一任接著一任干,堅定不移地照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2015年2月2日,杭州地鐵4號線首通段開通,與已經開通運營的1號線、2號線東南段初步成網。這張網將蕭山副城、下沙組團緊密相連,也將錢塘江攬江入懷,用地下動能推動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6年12月,杭州地鐵三期建設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總里程196.1km。緊接著,2017年6月,杭州市發布《軌道交通建設五年攻堅行動計劃(2017-2021年)》,杭州將全面開通運營10條地鐵線、2條城際線,建成總里程達446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這意味著,未來5年,杭州需要新建將近400公里軌道交通線網。
03沖刺
全力以赴
藍圖已繪就,任務已在肩,我們共同見證了許多杭州第一次。
2016年,在克服了高強度硬巖等難題后,地鐵16號線駛進臨安,成為第一條開通的城際線路;2018年,《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2017年-2022年)》獲批,杭州首條軌道快線落地,線網總里程達到516公里;2020年,地鐵1號線三期第一次使用比普通盾構機寬一倍、直徑達到11米寬的大盾構,穿越2000多米的錢塘江;2020年,杭州地鐵第一次穿越正常運營的蕭山國際機場......每一個第一次,都是邁向目標的注腳。
這10年,杭州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氣魄,戮力同心,踔厲奮發,在今年秋天迎來碩果。杭州516公里軌道交通線網筑就,實現十城區全覆蓋。在一次次的線路升級中,地鐵滿載著市民暢心暢行的希望前行,為城市能級的提升提供全新動力,踐行著城市建設為人民的初心與使命。
04融合
共同富裕
一張不斷交織成形的網,一座不斷蝶變成長的城,地鐵正在加速共富夢想下的融合與共生。
四通八達的線網逐漸消弭了城市的阻隔。516公里線網為杭州打開了更多發展空間。從桑樹蓼花開滿的西溪,到一株楊柳一株桃的西湖,不過20分鐘的時間;從城西科創大走廊到城東智造大走廊,地鐵穿城而過,助力實現城市兩翼煥新向未來;從鐵路西站、鐵路東站到蕭山國際機場,三大交通樞紐已經實現串珠成鏈,無縫銜接。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
杭州地鐵16號線(杭臨線)、6號線(杭富段)的加入,讓區域融合隨著地鐵的延伸變得更加緊密。從青山湖到西子湖,從富春山居到錢塘江畔,日夜奔跑的地鐵線網對整個杭州的發展影響深遠。
05便捷
用心暢行
建設人民滿意地鐵是杭州地鐵的初心使命。
為了充分考慮乘客換乘地鐵的便捷性,早在1號線建設之初,武林廣場站-西湖文化廣場站就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換乘方式——同臺換乘。
同臺換乘也稱“零距離換乘”,是將兩個軌道系統的四條線路分別兩兩合用一個島式站臺,這樣的設計,使得兩條軌道系統的部分乘客實現同一站臺上的換乘,從而方便乘客。目前,杭州共啟用了11個同臺換乘站點,比如,1號線、3號線武林廣場站至西湖文化廣場站,1號線、4號線火車東站站至彭埠站,這些站點最大程度方便了市民出行。
有速度,更有溫度。在織密線網的同時,杭州地鐵更希望通過服務細節溫暖每個人。
為了讓輪椅乘客更方便,很多地鐵車站的客服中心,設置了低位窗口——也叫“低位票亭”。同時,杭州研究并出臺了《杭州地鐵關于特殊人群使用無障礙輪椅踏板線網聯動處置工作機制》,在全線網共配置了332塊無障礙輪椅踏板,并按照“首接責任制”的原則,實現“無縫銜接”,確保乘客“一路暢行”,安全、快捷地到達目的地。
06科技
精益求精
新技術和黑科技的加入,也讓杭州地鐵的列車越來越“聰明”。2022年9月22日亮相的19號線,更是加速駛向“中國標準”時代。為了深入貫徹制造強國、交通強國戰略,國家發改委牽頭建立城市軌道交通高端裝備中國標準體系,其中首列中國標準地鐵A型列車——19號線列車在杭州成功落地,提升了杭州地鐵列車的標準化、智能化,增強了地鐵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這列“踏浪飛渡”錢塘江的“中國標準”杭州地鐵19號線既是杭州市第一條軌道快線,也是一條橫貫杭州全城的軌道大動脈,把杭州三大交通樞紐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幸福線。
與其他列車不同的是,19號線還在車內設置了行李架,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提供便利。座位下方配備了USB充電座,在每兩節車廂的連接處還設置了無線充電座,能夠滿足乘客多樣化的充電需求。另外,車廂內配有音頻環路助聽裝置,音頻感應環路驅動器輸出音頻感應磁場,讓廣播聲音轉變為磁場感應,被帶磁線圈的助聽耳麥接收,實現助聽功能。
07美好
幸福未來
10年來,建設地鐵的同時,我們也在一路遇見美好。
地鐵建設的出發點,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0年來,杭州地鐵線網累計客運量突破45億乘次,在公共交通出行中占比超過68%。10年奮進的路上,感謝市民乘客與我們一路同行,陪伴我們一路成長。文明一米線、背包向前、靜音出行,文明乘車“三部曲”是這座城市文明發展的體現;無障礙設施、母嬰室、愛心便民傘,我們不斷升級“彩虹服務”、“貼心服務”,和大家一起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
地鐵不僅是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交通設施,也是承載和演繹城市精神與文化的公共空間。每一幅地鐵公共藝術墻,是承載城市文化基因的“記憶空間”;每一個特色地鐵站,則是承載著地域特色、時代精神的“城市展廳”。乘著地鐵游杭州,我們共寫一首江南煙雨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現如今,杭州地鐵四期即將上馬,“軌道上的城市”,夢想已照進現實;百年發展夢,我們共同奮進在路上。新時代,新征程,讓我們攜手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