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一期順利開通運營,全線各站正式對外載客運行。佳都科技作為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一期、二期工程的參與方,承建了該線路全線自動售檢票系統,為深圳市民乘客帶來智慧出行、智慧服務等搭乘“新體驗”,實現車站智慧化的管理和運營,助力“智慧地鐵”駛入深圳光明科學城。
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全長6.13km,采用全自動運行模式,設計時速達120公里/小時,設光明、圳美、中大、深理工4座車站。線路起自光明站,直達深莞邊界,是連接深莞的“學子通勤線”,同時預留了東莞、深港合作區的延伸條件,將有力提升區域交往便利度,對促進深化深莞一體化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車站創高效
全新升級AFC系統“新面貌”
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科技感十足,其中自動售檢票(AFC)系統充分詮釋了智慧車站的發展理念,集智能化和數字化于一身。通過“深圳市地鐵乘車碼&臉碼互通”兩大黑科技,全線所有車站閘機均配備了佳都科技自研的人臉識別檢票機、開放式一體化客服中心、智能票務終端、互聯網售票機和智能票務機器人等智能客服設備。其中,人臉識別功能有效實現了臉碼互通,市民乘客可以體驗秒過地鐵閘機的高效便捷。
智能票務終端
引入AI虛擬智慧客服
打造智能出行“新體驗”
車站還引入了佳都科技自研的AI虛擬智慧客服技術,打造智能客服中心,實現車站服務的自助化、智能化、人性化。在客服中心智能系統的引導下,市民乘客通過人機互動,可以獲得更為高效的出行問詢、線路換乘、路線選擇、票務辦理等自助式服務。
采用3D視覺通行技術
探索閘機通行效率“新高度”
佳都科技聯合深圳地鐵在6號線支線閘機通行上進行了創新探索,使用了3D視覺通行技術,對整個閘機通道進行全方位、無遮擋檢測,實時動態識別并跟蹤乘客運動軌跡,準確識別區分乘客與行李,精準識別近距離尾隨、并排尾隨等非法通行行為,未來成熟應用將進一步縮短閘機的長度。
通過匯集多項智能技術,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向未來智慧地鐵人、物、車、站一體化等一系列智能應用場景智能系統建設邁出了堅實一步,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的智能化新發展。
項目實施過程中,為了給深圳地鐵多項智能設備和服務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佳都科技組建6支AFC項目團隊,聯合深鐵建設、深鐵運營、中鐵二院等單位,耗時16個月,歷經設計聯絡、設備生產、樣機驗收、現場安裝及調試、線網聯調、三權移交等項目階段,攻堅克難創新技術,于11月10日圓滿通過了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初期運營的安全評估,并順利實現今日正式運營通車。
深圳地鐵6號線支線的順利開通,加速了深圳智慧地鐵的建設與升級。佳都科技將充分利用智能技術運用,全面提升乘客出行品質,為地鐵業務支撐、運營決策、數字化管理創新持續貢獻力量,助力打造深圳高質量建設交通強國城市范例,實現“軌道上的大灣區”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