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運營籌備人員陸續入駐控制中心和車輛綜合維修基地——后關村車輛段開展工程驗收、聯調聯試等工作,大連地鐵5號線運營籌備工作進入沖刺階段,12月1日開始空載試運行!
作為貫通大連核心區南北的骨干線、城市快速通道,大連地鐵5號線備受市民關注。南起虎灘新區站,北至后關村站,貫穿中山區、西崗區、甘井子區,串聯起青泥洼、梭魚灣兩大城市功能核心載體,將大連的地鐵既有線路由線串成網,豪邁地把大連火車站、大連新機場兩大交通樞紐緊密交織在了一起。
隨著記者的實地探營,逐一解密這條線上的車輛、“大腦”、空氣、水、光、電背后的高科技秘密,一條由“科技、生態、低碳、環保”打造的全新綠色“生態圈”,更加人性化、舒適感的乘坐體驗、“全生命周期”綠色地鐵即將面世。
開啟“中國標準化”新篇章
大連地鐵5號線車輛采用國內首列中國標準B型列車,在新材料輕量化的加持下,車體強度比標準要求提高25%,6節編組整列車減重約3噸,遠超國內同類型產品。客室內裝均采用鋁型材、鋁板、鎂合金、鋁蜂窩等可回收材料,綠色環保無污染。客室采用自動調光LED節能照明,車輛配備冷暖車廂,通過多級能量調節和新風量調節技術提升不同人群的體感舒適度和降低能耗,為乘客提供“智慧、溫馨、舒適”的體驗。地鐵5號線所有車輛一年節約電能相當于2500戶普通居民一年用電量的總和。
“自動化”溫濕度讓人更舒暢
車站空調系統為國內首個取消站外冷源的多聯式系統,減輕了對市政環境和噪聲的影響,引入了溫濕度自動控制系統,在優先利用活塞通風的前提下,根據車站和區間溫濕度啟停風機,年度節約電能相當于700戶普通居民一年用電量的總和。
“節能化”用好每一滴水
全部采用節水型衛生潔具,例如延時自閉式手盆、大便器等;空調冷卻水、洗車場洗車用水采用廢水回用;建筑物內水表采用遠傳水表等智能水表,可以對水量進行實時監控,避免用水點壓力過高,浪費不必要的水,節水率達3%以上。全線年節約用水可達4萬立方米,相當于350戶普通居民家庭一年的用水總量。
“智慧化”大腦安全順暢
控制中心按照綠建二星標準進行設計建造,通過三維可視化方式,進行BIM智慧運維平臺建設,對大樓內的空調、通風、給排水、電力、供暖進行集成和管理,提高各系統使用管理效率。建筑外玻璃幕墻采用新型鋼化中空玻璃,傳熱系數達到1.5,達到了節約能源的目標。設置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實現了節約能耗的目標。
列車來回穿梭,帶來無限可能。乘坐大連地鐵5號線,從渤海穿越到黃海,潛入大連灣海底地鐵隧道,這條既浪漫又神秘的地鐵線,讓市民充滿了無限遐想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