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北京-青島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以下簡稱:北京-青島軌道展)在青島拉開帷幕,華為公司副總裁、機場與軌道軍團CEO李俊風受邀出席此次論壇并發表了題為《數字化轉型與綠色發展,構建智慧城軌》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華為在智慧城軌領域的洞察與實踐。
華為公司副總裁、機場與軌道軍團CEO李俊風
李俊風表示:“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聚焦包括城軌在內的行業數字化領域的關鍵問題,整合華為技術和研發資源,聚焦ICT數字底座,攜手生態伙伴,堅定地為客戶創造價值,助力城軌行業邁向綠智融合的新未來。”
城軌行業關系國計民生,面臨效率、安全、環保等多方挑戰,全球軌道行業的發展正面臨著數字化變革拐點,通過行業數字化轉型與綠色發展,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智慧城軌既是行業發展趨勢也是重要手段。針對城軌行業數字化轉型,李俊風認為需要關注到兩大核心趨勢:
其一,數字經濟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伴隨AI智能時代大幕開啟,將帶動算力、數據、網絡流量爆發式增長,運力、算力、存力三者協同發展,數字基礎設施才能發揮數據的要素價值,充分釋放數字經濟活力。
其二,建設領先的ICT數字基礎設施,用更領先的網絡構建千億物聯能力;打造堅實的算力設施,使通用計算、人工智能計算等多樣性計算不斷突破;構筑可靠的存力設施,讓數據存得下、跑得快、用得好。
華為面向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場景,以數字底座為核心,融合新ICT技術, 專注于從泛在聯接、開放平臺、使能智慧三個層面打造智慧城軌解決方案,推動未來軌道的數字化轉型。具體實踐來看:
首先,華為憑借領先的ICT全棧產品能力,筑牢城軌行業數字化底座。聚焦“聯接+計算”,通過全球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最懂行業的數字化云底座、堅實的算力和繁榮的基礎軟件生態,建設多技術融合的數字底座。消除以往煙囪式的技術架構,打破業務割裂的現狀,實現了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真正高度融合,從而對資源和能源進行高效利用,推動新一輪除重塑生產力外,兼顧綠色可持續、提升社會福利的經濟形態的發展。
第二,基于華為公有云&華為云Stack,聯合3.8萬多家行業生態伙伴,華為打造最懂行業的城軌云平臺,以開放的架構共同推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沿著行業數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保持投入,華為自身在數字化轉型中沉淀的技術、工具和經驗,將持續沉淀到云平臺,并以云服務的方式提供給客戶。
華為城軌云解決方案創新的提供數據災備和應用雙活兩大能力,基于分布式GaussDB數據庫的能力,聯合行業伙伴實現AFC應用雙活,實現關鍵業務數據不丟失、故障恢復時間達到秒級。
第三,以數據為要素,三大AI根技術:盤古大模型、天籌求解器和知識計算使能探索智慧城軌新應用。在AI智能方面,通過整數規劃模型+天籌求解器,使能運行圖調優,大幅降低客流沖擊,減少走行公里數;AI節能算法實現車站/樞紐冷站空調節能;基于高密液冷+增程式高程水冷+AI調優技術組合,實現極致PUE。
最后,要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實踐,構建城軌的可運營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城軌數字化轉型的逐步深入、萬物互聯和海量數據的持續匯聚,以及終端連接價值與數據價值的逐步凸顯,新的商業模式將應運而生,智慧城軌也將從投資拉動型的建設模式轉向運營增值型建設模式,通過運營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實現良性循環。既解決百姓的出行問題,又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圍繞著數字化,華為在基礎軟件領域持續創新,已經發布歐拉和鴻蒙操作系統、高斯數據庫、昇思AI框架、畢昇編譯器等,并將openEuler(歐拉)、OpenHarmony(開源鴻蒙)貢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通過軟件開源發展產業生態。面向未來,華為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攜手伙伴實現城軌ICT技術端到端自主創新,為我國智慧城軌建設添磚加瓦。
北京-青島軌道展華為展臺
此次展會,華為以城軌數字平臺、人工智能、城軌智慧場站、綠色城軌、城軌創新技術和城軌運營通信等六大展島,全場景展現智慧城軌解決方案,助力城軌智慧化轉型。
華為將不斷探索創新與實踐,充分利用自身的ICT技術能力,通過打造行業數字底座,聯合伙伴構建智慧應用,穩步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同時,華為也期望攜手更多行業客戶、生態伙伴,探索行業標準,構筑優勢互補的行業生態,助力智慧軌道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