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近日,隨著北京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回龍觀西站、回龍觀東站、天通苑東站開工建設,北部連通昌平回天地區至海淀中關村軟件園區域的11座新建車站全部實現開工,為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將既有13號線拆分,結合已運營改造線路形成兩條交叉的“L”形線路,分別是車公莊至天通苑東,馬連洼至東直門。全線新建車站18座,北部(馬連洼-新龍澤-天通苑東)新建11座,其中6座為換乘車站,即天通苑東站與17號線換乘、天通苑站與5號線換乘、回龍觀東大街站與8號線換乘、新龍澤站與19號線及東北環線換乘、軟件園站與19號線支線換乘、馬連洼站與16號線換乘。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北部(馬連洼-新龍澤-天通苑東)建成后,將在昌平區回龍觀天通苑區域及海淀區軟件園區域之間搭建快捷的出行條件,重點加強北部大型居住組團與中關村軟件園等就業集中區域的聯系,大幅縮短區域間的出行時間,提升沿線市民出行效率。同時,還將進一步完善北部地區軌道交通線網,提升軌道交通服務水平。
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既有線改造工程,部分車站鄰近大型住宅社區、地下管線較多,具有建設環境復雜,施工難度大等特點。特別是面對地下水位不斷上升可能導致的圍護結構滲漏水等一系列施工難題,參建單位經過多個方案綜合比選,采取止水及干槽水治理方案,有效地保護了地下水資源。
同時,為做好施工安全工作,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作為北京市軌道交通“智慧工地”示范線,在工程建設全過程采用“智慧工地”的管理系統對施工現場各類前端數據進行采集、傳輸、分析和處理,研發集成了基坑位移沉降預警、水位觀測、車速管理、圍擋和基坑周界的震動光纜報警、圖像煙感消防報警等智能分析及風險監控系統,利用智慧化手段,提高現場的安全和質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