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以主題為“智賦城軌、綠色發展”的北京-青島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青島隆重舉行,400多家軌道交通行業廠商同臺競技,集中展示了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創新的科研和應用成果。
此次展會上,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展區備受行業關注,集結19年來投身城軌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深度思考和實踐經驗,通過全新視角,以“云城軌、智行遠”為主題,設計了一條具有軌道交通行業特色的展示路徑:覆蓋智慧城軌規劃、建設、運營、運維的全生命周期。
獨樹一幟 精心描繪智慧城軌發展藍圖
在規劃展島,新華三從宏觀視角出發,分別展示了其在智慧城軌“頂層規劃+行業規范”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展會現場,新華三集團交通事業部總經理趙飛表示:“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頂層規劃是智慧城軌能夠鏈接未來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新華三推動智慧城軌建設的首要任務。”
依照“五定、四統、三融”頂層規劃框架,新華三著力實現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工作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深度調研用戶發展戰略、目標愿景、基礎現狀,規劃設計符合企業特色的數字化發展框架、重點任務、關鍵路徑及實施推進步驟和創新模式等,從業務、技術、組織、流程、數據等多個維度穩步推進行業的智慧城軌建設。
與此同時,智慧城軌的發展離不開標準規范的先行引導。作為中國智慧城軌標準規范制定的積極參與者和踐行者,新華三深度參與了城軌行業一系列標準的制定,涵蓋城軌信息化工程設計/工程驗收、城軌云、車地無線、5G公專網規范、5G白皮書、邊緣計算等20余本標準規范。
在建設展島,新華三全面展示了覆蓋城軌基礎設施計、存、網、安四大領域建設的創新產品及方案。其中,在網絡創新板塊,新華三重點展示了高速移動環境WLAN解決方案。據介紹,新華三目前是業內唯一一家完成WLAN車地無線解決方案在160km/h、200km/h、260km/h高速移動環境通信性能測試的解決方案供應商。此外,搭載新華三首創的城軌車地無線網絡智能運維系統,可以實現車地通信網絡問題排查“不熬夜、不上車、不下軌”,大幅提高運維效率。
如何讓城軌的日常運營更智慧?在運營展島,新華三從視頻上云、安全運營、數據治理、行業定制等多角度給出了答案。新華三的城軌云“體系化”交付,大幅減少低效溝通、潛在風險,同時避免漏項,整體交付效率提高50%。據介紹,截止目前,新華三已助力北京、上海、深圳、太原、廈門、南京等50+地鐵集團的城軌云建設。據IDC城軌云發展報告顯示,新華三城軌云市場份額已連續兩年國內第一。
在運維展島,新華三展示了“智簡、至暖、致遠”的城軌AIO一站式運維管理服務,涵蓋運維支撐平臺、現場運維服務、離岸運維服務、運維解決方案等,從組織、流程、人員、工具各層面實現統一運維服務交付,對客戶特定技術域服務SLA負責,建立起規范有效的云運維服務管理體系,全面帶動城軌行業IT整體服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工業交換機是新華三本次展會期間重點展出產品,其支持SDN功能、MRP等多種環網協議,具備集成網管、安全等融合功能,不僅更契合當前城軌云化建設的需求,大幅降低設備數量和空間占用,還可以實現與不同品牌產品共同組網,為城軌維修改造、延長線建設場景提供更多選擇。在城軌領域,新華三的工業網絡解決方案已服務全國20余個城市的近70條地鐵線路。
聚焦底層 讓智慧運維變得“如虎添翼”
當下,我國城軌正從建設為主向建運并重轉型,運維作為城軌全生命周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城軌設施設備高效可靠安全運營的重要一環。伴隨我國城軌運營里程朝著一萬公里超大規模邁進,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加持下的城軌運維管理能力的提升,智慧運維已然成為當下市場的需求熱點。
從這次展會上,我們可以看出,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將目光投向了智慧運維領域,不同的是各自的打法不一,有的側重于平臺,有的聚焦于基礎技術。
新華三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將目光鎖定在了推動城軌智慧運維發展的底層核心技術上。趙飛表示:“我們在智慧運維上的建設理念是以城軌云為底座,打破業務系統間的數據壁壘,通過建設融合的城軌數字無線網,承載智慧運維業務,讓智慧運維工作的開展變得如虎添翼。”
據介紹,新華三為城軌行業量身定制的數字無線網,具備了Wi-Fi+IoT的融合能力,可以為城軌行業提供全方位的物聯網覆蓋。結合物聯網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建設基于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智能運維平臺。在運維平臺完成“運維任務”、“運維人員”、“位置信息”的一對一綁定,將傳統運維管理體系中的紙質臺賬記錄全部轉化為電子化流程,實現運維工作“計劃”、“執行”、“回溯”等全流程自動化閉環,大幅提高運維管理效率和城軌運維安全性。
知行合一 深度詮釋城軌智慧轉型核心理念
當前,伴隨著我國城軌智慧化發展步入深水區,智慧城軌各領域新業態不斷涌現,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正因如此,行業對于城軌智慧化不同階段發展的理念和需求也不盡相同,各大廠商雖稟賦各異,但均極盡所能。
此次展會上,新華三除了展示其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外,也希望將近些年參與眾多智慧城軌建設項目中積攢的所見、所思、所想,傳遞給行業同道們,以期能凝聚行業共識,進一步加速城軌智慧化發展進程。
在趙飛看來,當前城軌行業智慧化轉型核心就是要實現4大集約化,也即平臺集約化、數據集約化、業務集約化和組織管理集約化。
對此,趙飛進一步解釋說:“城軌云的建設打通了底層ICT設備資源,以平臺驅動上層數據和業務的集約建設;大數據平臺是通過數據標準化打通不同業務系統的數據資源池,實現數據集約化;業務集約化源于城軌業務場景的建設需求,如一鍵開關站、一鍵巡檢等,可以實現多業務系統協同聯動、資源互通;伴隨著平臺架構、數據架構、業務架構的轉變,將打破業務煙囪式隔閡,多角色人員默契配合的需求變得愈發迫切,這將倒逼管理集約化的實現,以此真正推動城軌組織管理模式的大變革。”
理念上有創新,實踐上有行動,新華三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在近兩年推動城軌智慧化轉型發展中,新華三重點聚焦如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部署:
第一,著力改變傳統ICT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探索城軌智慧化建設的最佳模式,引導業主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一個“專業系統”做全局化統籌與設計,解決長久以來各業務底層基礎設施運維散、架構重、改造難、創新難的問題。
第二,堅持實現云平臺的云管、運管、安管、網管、物管、數管等統一管理,以需求為導向,梳理業務場景需求做定制化服務,實現去不同品牌硬件設備的“異構化”,以城軌云應萬“變”,最終將“定制化”和“標準化”兩個既對立又統一的不同需求與城軌云有機結合。比如,實現將IaaS到PaaS的全棧能力在邊緣側,從車站、區間到停車場的全場景覆蓋;在線路改造中,通過標準化、輕量化、全棧化的邊緣能力平臺實現低成本、低風險的改造。
第三,打通業務間流程,實現數據資產“予取予求”,讓大數據成為企業真正的資產并為企業服務。趙飛表示:“建設城軌大數據平臺只是手段,驅動用戶運營決策、產品創新、體驗升級、業務流程優化才是大數據平臺建設的核心。”
第四,積極助力客戶培養數字化轉型人才。趙飛表示:“當前各地鐵集團都在尋求適合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但數字化轉型能否讓我們華麗變身,不單單是信息部門的責任,而是牽涉業務、運營、管理等各個部門的統籌工作,相關人員的思維轉變和能力培養至關重要。”
第五,伴隨著城軌綠智融合時代的到來,新華三通過“源、探、管、服”四個方面的能力構建來推動城軌綠智融合發展。一方面,新華三著力打造綠色產品及方案,不斷降低在數據中心、通信等領域的能耗;另一方面,依托“云大物移智鏈”等數字化技術,發揮數字化連接、賦能和塑造作用,對數字能源相關業務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系統監管可視化、設備診斷智能化、過程管理數字化、運營決策便捷化。
事實上,在筆者看來,綠色智慧城軌建設只要抓住以上五個關鍵點,就將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真正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而在這一過程中,新華三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成為用戶最值得信賴的戰略伙伴,為綠色智慧城軌建設打造堅實的底座,激活城軌生態活力,為城軌智慧和綠色發展注入全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