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隨著架橋機將重125.1噸、長32.6米、寬1.7米、高2.1米的預制T梁穩穩地落在閆家營子大橋橋墩上,宣告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首榀箱梁架設成功,拉開了全線箱梁架設施工的序幕,標志著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取得又一大關鍵性節點的勝利,工程正式進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西起集(寧)二(連浩特)鐵路的賁紅站,途經內蒙古4個盟市、13個旗縣,東到通(遼)霍(林河)鐵路的通遼北站,橫貫內蒙古中東部,是連接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的重要鐵路干線,也是“蒙煤東運”的重要能源通道。
據介紹,由中鐵電氣化局鐵路工程公司負責的集通鐵路改造工程線路全長52.2公里,包含新建雙線橋梁9座、涵洞63座、隧道5座。其中,閆家營子大橋全長421.42米,為新建雙線大橋,共有2個橋臺、12個橋墩、14個承臺,鉆孔灌注基礎106根,施工過程中存在施工組織難度大、環境惡劣、安全風險高等特點。
“該橋結合地質情況優化鉆機設備,采用墩身翻模施工,快速推進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有序作業,更好地為架梁施工作業打下堅實基礎。”項目總工程師胡輝耀介紹,自2020年9月28日開工以來,項目團隊搶抓施工黃金期,先后投入1000余名施工人員,目前已完成經西工業園至閆家營子大橋架梁通道鋪設;經棚特大橋、熱水湯特大橋、多倫河特大橋跨303國道連續梁10組掛籃正陸續拼裝;全線路基施工已全面展開;克什克騰隧道、經棚隧道、五地隧道、申營子隧道施工正在安全、優質、高效穩步推進,力爭今年9月底完成全線橋梁主體施工。
據了解,集通鐵路全線改造完成后,日均開行旅客列車將由13對增加至30對,通道能力將由3600多萬噸提高至8000多萬噸,對推進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戰略實施、拓展快速客運網深入內蒙古中東部腹地,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