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6月26日下午6點,隨著隔離開關閉合,川青鐵路青白江至黃勝關段(以下簡稱“川青鐵路成黃段”)綿竹牽引變電所成功受電,所內設備帶電啟動。這是全線成功受電的首座變電所,標志著線路電氣化“心臟”開始“起搏”,為實現年內通車目標奠定了基礎。
對于一條鐵路線來說,牽引變電所發揮著怎樣的作用?中鐵電氣化局成蘭項目部變電專業負責人羅世明解釋,牽引變電所是聯系國網供電系統和電氣化鐵路的橋梁,起著變換和分配電能的作用,被稱為電氣化鐵路的“心臟”。它的功能是將電力系統輸電線路電壓從220千伏轉化為電力機車采用的27.5千伏,再將電能輸送至接觸網,用以牽引機車。
為確保首座變電所受電作業一次成功,項目部認真排查送電前各項準備工作,演練送電程序和步驟。受電成功后,技術人員對所內主變壓器、斷路器等關鍵設備進行認真檢查,結果顯示各項參數達標,設備運轉正常。全線通車后,綿竹牽引變電所將為約50公里線路輸送電能。
羅世明介紹,川青鐵路成黃段共設9座牽引變電所、10座分區所、1座開閉所,共同承擔275.8公里正線公里的供電任務。以上房屋建筑工程現已全部施工達標完成,剩余8座牽引變電所也將在本月陸續受電啟動,為川青鐵路成黃段全線開通提供有力的電力保障。
成蘭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成蘭指揮長肖霞林介紹,目前,川青鐵路成黃段各施工單位正在進入最后沖刺階段,中鐵電氣化局已順利完成了青白江站至鎮江關站9站9區間的冷滑試驗檢測,正在加緊對全線接觸網系統進行精調,確保下一步送電、熱滑試驗、聯調聯試順利進行。
進入開通倒計時 后續還有三步驟
川青鐵路成黃段全線275.8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是繼青藏鐵路后我國又一條通達海拔3000米以上的“天路”,也是“八縱八橫”高鐵網中蘭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起于青白江站(既有),經三星堆、什邡西、綿竹南、 安州、高川、茂縣、石大關、疊溪、鎮江關、 松潘、黃龍九寨站,止于黃勝關站。
目前,全線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首座牽引變電所受電后,下一步將進行接觸網送電、熱滑試驗、聯調聯試,預計年內建成通車。
全線通車后,將結束川西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與既有寶成鐵路、蘭渝鐵路及川藏鐵路、成西鐵路共同形成連通西北與西南及華南沿海的干線鐵路通道,對于統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民族地區團結進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