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深圳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順利完成列車熱滑試驗,標志著該工程即將進入綜合聯調、試運行階段,為年內力爭實現高標準、高質量開通試運營邁出了關鍵一步。
本次熱滑列車從洪安圍站出發,終至小梅沙站,經歷40分鐘左右往返。通過試驗數據分析,此次熱滑試驗過程平穩有序,受電弓與接觸網運行狀態良好,各項檢測數據正常、列車性能良好,標志著8號線二期工程熱滑試驗取得成功。
“熱滑試驗前,8號線二期已完成了區間內所有安裝、調試任務,熱滑后不需要再進入區間施工,實現了高質量‘無尾工熱滑’目標。”深鐵集團負責人介紹,為確保8號線二期全線熱滑順利推進,深鐵集團聯合施工單位中交南方公司,多次組織協調會,制定詳細而周密的熱滑方案,建立工作臺賬,進行任務分解并層層落實到人,對整個熱滑過程做好了充分的部署。各參建單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結合實際優化方案,配足配強生產資源,不斷強化現場管理,克服隧道狹小空間內多專業交叉作業的影響,科學協調作業工序,限界檢測、冷滑、接觸網送電等前置工作相繼按期完成,為“全線無尾工熱滑”試驗順利完成奠定基礎。
據了解,本次熱滑列車以30-80公里/小時在全線試驗運行,記者在現場體驗過程中,感受列車行駛平順,通過現場數據分析顯示,供電等系統運行穩定,車體設備運行正常,各項參數良好。據中國交建負責人介紹,熱滑試驗是指在新建地鐵線路接觸網送電的情況下,依靠列車受電弓取流自行運行,對地鐵軌道、供電、通信、信號連鎖子系統、機電等系統進行全面檢測的一種試驗方式,本次熱滑后,線路即轉入聯調聯試和各項試運行準備階段。
8號線二期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新工藝工法及技術創新:一是全線采用BIM技術對車站冷水機房進行深化設計和預制加工,現場模塊直接進行拼裝連接,基本杜絕了切割焊作業,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有效提升施工進度。此外,項目運用BIM技術進行工程建設模擬,將各專業管線設備進行優化排布后,與裝修專業面板進行匹配融合,確保設備安裝點位一個不漏,避免返工,為工程整體質量奠定基礎。二是洪安圍站采用公共區裝修工程天花區域裸裝的設計方案,將原有的吊頂工程直接取消,設備管線通過涂色后更為直觀地展示給公眾,使得洪安圍站成為深圳市首家實施彩色管線方案的地鐵站點。三是大梅沙距離海岸線較近,為保證地鐵出地面結構的抗風防汛能力,首次采用混凝土結構做出入口鯨魚嘴藝術造型。
8號線二期工程自深圳地鐵8號線一期工程終點站鹽田路站末端接出,終至小梅沙站,全長8km,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設洪安圍站、鹽田墟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4座車站。作為深圳“東進戰略”重要交通動脈,建成后將與地鐵2號線三期、8號線一期貫通運營,不僅有效服務羅湖、鹽田的通勤客流,市民還能搭乘地鐵直達大小梅沙,實現深圳市民“乘著地鐵去看海”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