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推出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發布會迎來第16場,主題為“勇擔新使命 奮進‘北轉型’”,介紹寶山區推進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這兩年,寶山大力發展大學科技園,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寶山區委書記陳杰介紹,寶山高舉“大學牌”,先后與上大、復旦、同濟、上理工等一批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形成了西有環上大科技園、東有寶山復旦科創中心、同濟科技園、北大科技園等大學科技園的布局。
高鐵寶山站的建設也備受市民關注。寶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奕奕介紹,接下來,圍繞2027年通車的目標倒排時間節點,重點做好兩件事:一是全力加快高鐵站周邊開發。高鐵寶山站預計今年年底開工建設,我們把高鐵站周邊的開發和吳淞創新城整體轉型統籌協調、聯動實施,堅持向高度要發展空間,圍繞高鐵站及周邊1平方公里空間,規劃開展站城一體開發,站房本體13萬方,這次高鐵站設計方案真正實現了站城融合,在13萬方本體上增加3萬方的上蓋、前面增加3萬方城市會客廳,加上城市會客廳等各類展廳共有20余萬方,將打造集交通樞紐、商業商務、文化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高鐵商務區。
然而因所在區域是建成區,寶山站建成后交通壓力比較大,目前沿江通道浦西段G1503高速公路及同濟高架路新建段已于9月份正式通車,高鐵站建設的同時同步研究周邊交通優化方案。接下來,寶山還將在市級部門支持下,再規劃建成一批南北向的快速路。同時,公共交通方面,寶山正在推動軌道交通19號線往南連接到18號線,往北連接到3號線,遠期預留市域線寶嘉線接入,以此提升高鐵寶山公共交通分擔比例,避免高鐵建成之日就是擁堵之時。
寶山也在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提升寶山居住環境。寶山區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局長須慶峰表示,目前已在實施和已獲認定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共10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14年起,陸續啟動6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涉及大場、顧村、楊行、廟行有17個村落,開發總面積4890畝,這些項目目前基本進入收尾階段。第二輪是2021年以來,寶山又梳理了36個“城中村”形態改造點位。通過“城中村”改造,全區城市面貌、品質和功能也得到明顯改善,3000多戶村、居民搬進了嶄新的高樓,享受了“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
眼下,寶山區還剩下31個“城中村”點位需要謀劃改造,任務艱巨。寶山將對點位上已明確規劃有具體重大工程項目的,將根據規劃實施進行“拔點”;對風貌保護類、有農民新村屬性的,將針對性地進行環境整治、房屋修繕等。總體上,我們將力爭在2032年前基本完成不同類型的改造任務。
生物醫藥產業特別依賴科技創新,寶山區在生物醫藥方面也持續發力。寶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黃雅萍稱,2020-2022三年間,全區生物醫藥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53%。全區生物醫藥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超100%。從2020年全區僅百家左右生物醫藥企業,增長到現在近400家,數量每年翻番。
她表示,寶山將持續推進百萬方生物醫藥優質載體建設。寶山區在支持創新產品研發方面,針對創新藥臨床研發Ⅰ、Ⅱ、Ⅲ期、首仿藥研制生產,藥品境外上市等給予大力支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發揮概念驗證平臺以及CDMO、CRO平臺支撐作用,順應BTRT科研新范式趨勢,加快培育具有更多創新產品的高增長科創企業。
寶山也在持續招才引才。寶山有“櫻花卡”“人才新政25條”,且人才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寶山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拿出了滿滿的誠意。”寶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黃雅萍介紹,近三年,共有近3000人次享受政策,資助資金5300余萬元。 寶山專項拿出1.6個億作為區人才工作資金支持。同時,以更加務實創新的服務舉措優化人才發展生態。首先,我們在基層街鎮、園區設立了34個人才驛站,配齊人才服務力量,為重點企業和人才就近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政策培訓、人才落戶等專業服務。同時,為了讓優秀人才更好在寶山工作和生活,寶山發放了寶山區優秀人才“櫻花卡”,人才憑卡可以享受到行政資源、金融保險、多元生活等便捷服務。
南大智慧城是上海重點推進的五大整體轉型區域之一,寶山也在積極推動開發建設。
寶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奕奕表示,寶山區委、區政府“十年磨一劍”,花了10年時間將南大6平方公里全部收儲,現在進入整體開發階段。
在道路、學校、公園建設等方面下足功夫,特別是上師大附中寶山分校、南大中央公園都在加快建設,同時寶山把南大路和豐翔路兩個地鐵TOD聯動開發建設,作為南大地區功能品質的新的核爆點,寶山已經與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知名央企華潤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兩個地鐵TOD開發建設。目前方案正在不斷深化,其中豐翔路TOD今年年內要開工,寶山將把這兩個TOD打造成上海北部重量級的旗艦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