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八號線北延段支線工程(紀念堂至江府)有新進展。10月26日,江府站成為全線首座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的車站,目前江府站已完成7幅地下連續墻的施工任務,約占全部施工任務的4%。
廣州地鐵介紹,八號線北延段支線面臨著征拆工程量大、車站規模大、安全風險高等難關,全線拆遷面積達26.6萬平方米,其中紀念堂站位于核心地帶,拆遷難度大。地鐵方面將做到條件滿足一處就動工一處,盡快實現線路全面開工大干。
江府站是地鐵八號線北延段及支線工程的換乘站,為地下二層三柱四跨島式車站。車站全長362米,標準段寬45.7米,有效站臺中心底板埋深17.85~19.75米。
超大體量的車站意味著巨大的前期工作量。由于車站施工用地涉及13個地塊權屬,地塊業主眾多、訴求各異。同時,施工區域內管線涉及通信、電力、燃氣、雨水、污水、給水等7大類,其中通信涉及15家產權單位,共計50孔、163條光纜需進行遷改。此外,地質勘探結果顯示,江府站基坑開挖范圍存在深厚砂層及巖溶發育的不良地質,其中溶洞見洞率達55%,線巖溶率達27%,單個鉆探孔已探明的溶洞最大累計高度達40米。
“針對江府站交通疏解及管線遷改,我們積極與權屬單位、相關政府部門溝通,江府站交通疏解最終由4期優化為2期,大大縮短了項目整體施工周期和對廣花公路的影響。在白云區土發中心、江高鎮征拆辦等單位的支持下,我們優先完成了車站西北區域的借地工作,比原計劃提前2個月開工,為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爭取了時間。”工區六項目經理楊寅智告訴記者。
為確保施工安全,在車站圍護結構地連墻施工前,勘察單位每隔3米就對地連墻施工區域進行超前地質鉆探,發現溶洞后再由施工單位按間隔2米的梅花形布孔對溶洞進行探邊。在完成溶洞邊界探查后,地鐵建設者們研究討論處理方案,對溶洞進行填充。每個溶洞完成填充28天后均需進行試驗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