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入實施“532”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兩湖”創新區建設,決戰決勝“GDP萬億之城”的關鍵時刻,10月29日上午,常州地鐵5號線開工動員會在“兩湖”創新區核心區舉行。
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宣布常州地鐵5號線開工,市長盛蕾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白云萍、市政協主席戴源出席動員會。
盛蕾在講話中表示,地鐵5號線直接連接“兩湖”核心區和中心城區,串聯起武進區、鐘樓區、天寧區,對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助力城市能級躍升、服務市民便捷出行具有重大意義。要下好規劃“先手棋”,抓好規劃銜接、把好設計關口、做好站城融合,更高起點建設5號線;要牽緊質量“牛鼻子”,弘揚常州精神、體現地方元素、打造標桿項目,更高標準建設5號線;要兜住安全“保障網”,加強規范化管理、精細化管理、系統化管理,更高水平建設5號線;要筑牢穩定“防火墻”,堅持文明施工、保持和諧穩定、建設廉潔工程,更高要求建設5號線;要畫好協作“同心圓”,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密切配合,更高效率建設5號線,攜手打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百姓地鐵 百年地鐵”。
市委常委、武進區委書記喬俊杰表示,地鐵5號線的建設標志著“兩湖”核心區即將邁入軌道交通時代。武進區將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以“5”為進,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我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各項要求,優化組織結構,明確時間計劃,壓實責任鏈條,加快實施綠化遷移、管線遷改、道路管理等工作,千方百計排憂解難,全力保障工程建設,以實際行動讓美好藍圖變為生動實景,彰顯“生態創新區、最美湖灣城”的風采。
常州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曉云介紹5號線項目情況,常州地鐵將咬定“國優工程、綠色工程、放心工程、廉潔工程”目標,埋頭苦干、銳意進取,以鐵的擔當、鐵的作風、鐵的紀律,打造綠色、低碳、智慧的高品質地鐵典范,全力爭創國家優質工程和綠色建造示范項目,為建設“軌道常州”再立新功,為加快打造“國際化智造名城 長三角中軸樞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地鐵5號線是常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骨干線路,呈西南至東北走向,串聯武進區、鐘樓區、天寧區,連接“兩湖”創新區、常州南站樞紐、牛塘、皇糧浜、花園片區、火車站片區、東經120片區、天寧未來智慧城。
5號線全長30.9千米,總共設車站25座,分別為攬月灣站、西太湖站、禾香路站、常州南站、漕溪路站、長虹站、牛塘站、金雞西路站、皇糧浜站、永紅站、清潭路站、花園站、馬公橋站、懷德站(與2號線換乘)、西橫街站、萬福橋站、錦繡站、翠竹站(與1號線換乘)、北環站、竹林站、東經120站、橫塘河東路站、青龍站、大明北路站、東青站,均為地下站。全線設一段一場,分別位于西太湖和青龍。
5號線將以“綠色”、“國優”為建設目標,以“綠色建造”為抓手,打造綠色、低碳、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質地鐵,爭創國家綠色建造示范項目;落實精細化設計,加強施工過程管控,關注乘客體驗,打造精品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5號線將首次采用全自動運行技術,構建BIM一體化建設和城軌云平臺,組建線網指揮中心,實現建設、運營智能化。積極探索開展TOD綜合開發,加快建設“地鐵+公交+慢行”綠色交通系統。
5號線先行段工程包含攬月灣站、西太湖站和攬月灣站至西太湖站區間,線路長1.5千米。本次率先開工建設的為先行段市政工程。按照5號線工程總體籌劃,計劃2024年全線主體工程開工,2028年年底前開通初期運營。
市領導李林、杭勇、喬俊杰、狄志強、完利梅和市政府秘書長周承濤參加動員會。
地鐵1號線、2號線開通以來,安全運營近1500天,總客運量1.8億余人次。10月20日、21日,地鐵單日客流連創新高,突破33萬人次,常州地鐵的溫馨服務、品質服務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