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廣佛環城際廣州南站至白云機場段(簡稱廣佛東環城際)大源站-太和站區間(簡稱“大太區間”)下行線實現貫通,標志著廣佛東環城際全線最長盾構隧道安全順利貫通。
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施工的廣佛東環城際大太區間為全線控制性工程,線路下行線長6148米,隧道外徑8.8米,內徑8米,環寬1.8米。下行線盾構隧道在復雜地質環境中建設,沿線穿越珠三角地區典型的復合地層,有第四系的沖洪積層和殘坡積層,石炭系的粉砂巖、石英砂巖、砂礫巖、灰巖、炭質灰巖、炭質板巖,震旦系的片麻巖和燕山期的花崗巖。隧道埋深12~158米不等、地下水豐富且水壓超高(施工和運營期間最大水壓力超1.2兆帕,為目前國內水壓之最),長距離穿越巖層施工、穿越8條斷層破碎帶、多處風化滯水凹槽、孤石,下/側穿水庫、大直徑高壓煤氣管道、市政道路、高速公路、鐵路、80余棟建(構)筑物、侵入隧道主體水井等諸多挑戰。
大太區間下行線隧道兩端為2539米、1185米復合地層、中間為2424米全斷面硬巖段,6148米隧道中間無豎井,盾構為獨頭掘進,設備選型極為復雜。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與設計單位、盾構制造商、國內知名專家等充分溝通后提出并成功運用“單護盾-土壓平衡雙模式掘進機施工及模式轉換施工工法”,得到相關工作者及專家的廣泛認可,解決了廣佛東環6148米長大隧道且無中間井布設空間的困擾,豐富了國內現有雙模盾構施工技術,為中國鐵建、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后續城際鐵路隧道工程及國內類似工程提供重要參考。
大太區間長距離穿越片麻巖、花崗巖等硬巖段,硬巖強度高,特別是中風化片麻巖段,最大飽和抗壓強度約155兆帕。存在大量硬巖突起、上軟下硬地段,施工難度很大。為確保隧道順利貫通,珠三角城際公司組織參建各方精心策劃、周密部署、高效施工,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盾構施工先后攻克了盾構土壓平衡模式下穿眾多建構筑物、盾構TBM模式穿越不整合接觸帶塌陷處置、土壓模式穿越上軟下硬地層出土量控制、復雜巖層TBM/EPB雙模式盾構長距離連續皮帶機與垂直提升機出渣施工、高水壓雙模式盾構填倉注漿施工等技術難題,最終實現下行線盾構順利貫通。
廣佛東環城際項目大太區間下行線的順利貫通為上行線盾構掘進提供了有效的掘進參數參考,標志著距離廣佛東環全線隧道貫通目標將更進一步。
廣佛東環城際起于廣州南站(不含),途經番禺區、黃埔區、海珠區、天河區、白云區,終點竹料站(不含),依次設大石站、科學中心站、琶洲站、金融城站、智慧城站、龍洞站、大源站、太和站八座車站,正線全長46.7公里。目前,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3%。8座車站已全部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附屬結構施工;9個區間中,7個區間貫通(全線16臺盾構機已安全出洞13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