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多人、3000余臺大型工程機械,鋪開在200個工點上……1月22日,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了解到,重慶市軌道交通、重慶東站站城片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大提速”,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目標,為“軌道上的都市區”建設和打造“便捷之城”提供重要支撐。
軌道交通15號線全線區間有望年內貫通
1月22日上午10時,金州大道與湖彩路交叉路口東北側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施工現場,地下83米深的區間隧道內傳出隆隆聲響,這是巨無霸盾構機(TBM)在工作。隨著刀盤旋轉,前方堅硬的巖體被快速破碎,轉彎、打洞、加固等工序緊隨其后、一氣呵成,隧道已然成形。
“目前,在15號線重光站—龍安路站—金童路站區間隧道,兩臺盾構機并肩作戰,每天以約30米的速度向前推進。”項目施工單位負責人介紹。
重光站緊鄰禮嘉光環購物中心,最大埋深達83米,車站總長305.2米,設3個出入口、3個安全出口、3組風亭。建成投運后,可與軌道交通5號線實現換乘。
由于空間狹小,兩臺大斷面盾構機均在重光站同一個堅井始發,導致傳統的龍門吊等施工機械設備不能滿足作業需求,所有施工設備均需“量身定做”。
在施工期間,現場要產生約42萬多立方米的渣土。由于空間狹小,渣土外運需經過5次轉換才能運到洞外。
針對施工難點和堵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重慶交通開投鐵路集團等單位積極協調,確保了現場施工有序推進。目前,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工程已經進入鋪軌階段,重光站—龍安路站—金童路站區間有望今年上半年實現貫通。預計年底全線區間即可實現主體全部貫通。
軌道交通15號線一期起點為九曲河東站,終點為兩江影視城站。全長約39公里,設站14座,均為地下站,平均站距為2.94公里,其中換乘站7座。項目建成通車后,軌道交通15號線將串聯起大學城、科學城、智慧城、兩江協同創新區、科學城鐵路樞紐、江北機場、復盛高鐵站等重要功能區,極大便捷沿線市民出行和推動沿線產業發展。
軌道交通6號線東延段全線車站實現封頂
22日上午,隨著最后一塊頂板澆筑完成,長生老街站主體結構實現封頂。至此,軌道交通6號線東延段全線所有車站主體結構均實現封頂。
值得一提的是,預計本月底,長生老街站—百樂園站區間兩臺盾構機將完成施工,左右線將實現貫通。
長生老街站位于桂雨路與桃花大道交叉路口處,車站為地下兩層明挖島式車站,總建筑面積超1.3萬平方米,車站總長258.1米,標準段總寬度21.3米。
“該站涉及約30條管線,包括天然氣、電、自來水和通訊等各種線路,因遷改空間有限,施工非常困難,僅管線遷建就耗費了半年時間。”中國電建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東延工程項目負責人李維雍說。
“目前,全線共有700多人施工。”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劃,預計今年上半年軌道交通6號線東延段所有區間將全部貫通,有望明年建成。
軌道交通6號線東延段位于南岸區茶園組團,全線設4站4區間,全長6.79公里。線路起于重慶東站,止于既有的劉家坪站,新建2座地下車站和1座高架站,改造1座高架車站。2025年重慶東站建成投運,將與6號線東延段直接相連,屆時,市民可乘坐6號線東延段進出重慶東站。
此外,4號線西延段等軌道交通四期續建項目,也正加速推進土建工程施工。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于去年開工建設,目前已開工21個工點。
璧銅線春節前完成鋪軌量85% 全線有望在年內建成
市域鐵路璧銅線是我市主城都市區東西向市域快線,也是重慶高鐵、市域鐵路、地鐵“三鐵”融合的示范線。
記者從施工現場了解到,目前,璧銅線首組硬橫梁在銅梁停車場成功架設,預計春節前將完成整個鋪軌工作量的85%,全線有望在年內建成。
璧銅線全長約37公里,設計時速140公里,共設9座車站,起于銅梁西站,經銅梁站、銅梁新城站、蒲呂站,穿云霧山至璧山區,經大路站、青龍湖站、河邊站、黛山大道站后,止于璧山站。
璧銅線建成后,將與已開通的軌道交通1號線在璧山站換乘,與已開工建設的軌道交通27號線貫通運營。屆時,市民從銅梁至璧山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銅梁至重慶中心城區只需要40分鐘。該線路將有效支撐璧山、銅梁融城發展,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