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首班車,廣州地鐵三號線東延段正式開通運營。作為承擔著完善番禺、南沙與市區的快速軌道交通聯系重任的線路,三號線東延段全長 9.58公里,西起已運營的地鐵三號線番禺廣場站,沿亞運大道向東延伸至海傍站與四號線換乘,共設傍江站、石碁南站、海涌路站、海傍站4座車站。線路的開通實現了三、四號線換乘,進一步加密提升廣州地鐵線網,對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著重要助推作用。
流光溢彩,服務設施智能便捷
三號線東延段4個車站的整體風格以“流光溢彩”為設計理念,站廳、站臺融入了水、光、浪花等抽象化的設計元素。站內的服務設施也延續近年新開線路的標準,配備了全新升級的智能客服中心、寬通道閘機、智能咨詢終端、可視化求助按鈕等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務設施。其中,智能客服中心集票卡處理、電子發票、語音問詢、站內導航等多功能于一體,同時具備紙質二維碼出站票等自助票務處理功能,以及關懷版、出行須知、車站資訊信息等自助查詢功能。母嬰室、公共衛生間、第三衛生間也是各站標配之一,更好地服務到母嬰群體和廣大市民日常出行。
開通當天,廣州地鐵在海傍站、傍江站、石碁南站、海涌路站四個新線車站設置精美的花藝造景,14:00開始還有可愛的廣州地鐵YOYO街訪人偶以及精彩的廣東非遺傳承醒獅藝術表演,不定時在車站表演、與乘客互動合影,乘客還可在此期間到車站參加打卡集章活動,感受新線面貌和開通氛圍。
增加列車投放,高峰短線繼續保留
目前三號線上線列車67列,東延段開通后,預計增加投放6列車上線運行,載客列車數將達73列。貫通運營后,三號線將保持現有的“Y型交路”模式,運營時間內開行機場北~海傍、天河客運站~海傍的往返列車,同時全天保留“天河客運站/機場北~番禺廣場”的短線車。其中,機場北~海傍單程約87分鐘,天河客運站~海傍則約57分鐘,屆時,東延段高峰期行車間隔約6分鐘。此外,在早高峰期間,為緩解客流壓力,三號線將繼續開行“同和~體育西路”和“天河客運站/機場北~大石”的短線車。廣州地鐵表示,后續將持續關注三號線工作日高峰期客流出行規律變化,視客流情況和市民出行需要,科學調配列車上線載客運營,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
創新驅動,工法技術屢造“首個”紀錄
為城市打造精品工程,地鐵建設離不開“創新”。在三號線東延段的建設中,廣州地鐵項目團隊除了首次將頂管法應用于車站施工外,還首次使用聯絡通道機械法施工。
因傍江至石碁南區間4號聯絡通道地處亞運大道下方,主要穿越砂質粘性土地層、全風化花崗巖、強風化花崗巖、全風化泥質粉砂巖等多種復雜地層。該聯絡通道距離相對較長為37.71米,采取傳統礦山法進行人工作業不但風險高且效率低,地鐵建設者們創新應用機械法施工模式,引入直徑3.29米的小型土壓盾構機進行施工。期間先后克服了站內平移、狹小空間的盾構機精準定位、大角度始發與接收、上軟下硬以及多變的復合地層掘進、主隧道管片受力監測等困難,保證了聯絡通道順利貫通,同時也為廣州及周邊地區機械法聯絡通道標準化施工提供了充實的實踐數據和理論基礎。
此外,項目還大力推行綠色節能施工,將廣州新城停車場打造成全國首個綠建三星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廣州新城停車場維修樓也將成為全國首個近零能耗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