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消耗600公斤炸藥,武漢地鐵紙坊線在穿越江夏區青龍山時逢山開路。3月7日上午,記者進入65米深的地下隧道,探訪紙坊線使用礦山法爆破施工的獨特建設場面。
地鐵紙坊線起于地鐵7號線野芷湖站,終點為青龍山地鐵小鎮站,全長16.96公里,設車站7座。南端最后兩座車站分別是紙坊大街站和青龍山地鐵小鎮站,兩座車站中間橫亙著青龍山。
記者乘坐施工升降電梯花了二三十秒鐘后來到地下65米深處,進入馬蹄形的巨大隧道中。隨著不斷深入隧道,記者看見大型挖掘機械正在加緊作業,隧道頂端在進行混凝土噴漿施工,對爆破完成的隧道結構進行加固,并為下午即將進行的爆破做好準備。
武漢地鐵集團紙坊線業主代表王向遠說,從紙坊大街站出發,不僅要建設直通青龍山地鐵小鎮站的隧道,還要修建通往列車停車場的隧道,這些隧道都不得不穿越青龍山。
“我們沒有使用盾構機掘進施工,因為山上石頭硬度太高,并且地下溶洞又多又深,盾構法施工容易發生盾構機一下子栽進溶洞的險情。所以,武漢地鐵建設首次穿山而過選擇的就是礦山法施工。”王向遠說,“這種方法主要依靠爆破。為確保萬無一失,武漢地鐵集團還邀請了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炸藥與爆破專家汪旭光對爆破方案進行指導。”
不過,工程剛啟動就遇到了棘手的難題。王向遠回憶說,地下溶洞數量龐大,曾在30米距離內出現56個溶洞。溶洞平均每小時向外涌水量達到50立方米左右,而且水中還裹挾著大量泥沙,其沉積高度與成年人膝蓋齊平,以至于人在洞內行走都要鋪設木板。
“施工非常難,前94米的掘進用了13個月,平均每天僅能掘進24厘米。我們遇到的最大一個溶洞深15米,花了兩個月時間才處理完。”王向遠說,“在突破了這94米后,施工就順利多了。目前使用爆破施工,平均每天隧道能向前延伸2.5米,建設速度提升至少10倍。”
施工方中煤三建集團紙坊線五分部項目經理申五剛說,從2016年5月開始,在豎井和隧道施工過程中,最多的時候有14個斷面同時爆破,最高峰時每天消耗800公斤炸藥,目前每天炸藥用量也在600公斤左右。
據介紹,目前通往青龍山地鐵小鎮站和列車停車場的兩處隧道均只剩下百余米尚需爆破掘進,預計“五一”前就能實現紙坊線洞通目標。紙坊線計劃于2018年底開通,目前已完成全線鋪軌工程的70%,6座車站已開始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