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6 日上午 10:00,經過地鐵建設者們的努力,廣州地鐵十號線東沙站(工程暫定名)宣告正式動工,這也是十號線首個動工的車站,標志著地鐵十號線進入土建工程實施階段。
東沙站(工程暫定名)位于荔灣區東沙翠園路南側,沿翠園路呈東西走向,西側為東新高速出入口,南側為廣州環城高速,東接大干圍站,西連廣鋼新城站。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站臺。車站施工范圍內分布有淤泥層,局部厚達 12.7 米,埋深 17.5 米,易產生槽壁坍塌風險,導致混凝土超灌、地表沉降較大等問題,地連墻施工及基坑支護難度較大。
為了確保基坑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單位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制定了針對性方案,在地連墻成槽之前,對兩側槽壁采用攪拌樁進行加固,防止成槽過程中出現塌孔導致地面塌陷的現象。
為了爭取市民對地鐵施工的支持,施工單位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堅持主動與線路、站位所經社區、單位積極聯絡,主動開展各類共建活動,通過開展文體活動友誼賽、幫助周邊村民修整道路等,地鐵建設者們與市民建立了良好友誼,在移交場地、用水、用電等方面得到了相關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的大力支持,為車站進場后迅速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線路需拆解改造 施工難度極大
十號線工程起于既有天河客運站,終于西塱站,全長約 25.2 公里,均為地下敷設;共設置 19 座車站,其中換乘站 11 座。既有段(天河客運站~石牌橋)線路長約 6 公里,共設車站 5 座,需進行拆解及更新改造工程。新建段(石牌橋~西塱)線路長約 19.2 公里,大致沿天河路、廣州大道、寺右新馬路、保安前街、煙墩路、廟前直街、東湖路、濱江東路、瑞康路、僑港路、金鵬路及翠園道敷設,共設 14 座車站。
據了解,十號線承擔著天河、越秀、海珠、荔灣四大組團間的交通聯系功能,貫穿天河商業中心、珠江新城等城市核心區,是填補廣州市中心區軌道空白的 " 加密線 ",將對提高既有三號線運力,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完善廣州市軌道交通 " 環形 + 十字 +X 形 " 主骨架線網結構意義重大,尤其是西端與廣佛線銜接,對實現人口向外圍城區轉移,加強廣佛兩市軌道交通銜接,推動廣佛同城化發展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作為國內首條未預留拆解功能但需進行拆解改造的城市軌道骨干線,十號線及同步實施工程規模大、線路長、埋深大、工法多,其中 14 座新建車站大多沿道路路中布置,工點道路狹窄,道路疏解困難重重,前期工程協調工作量大,施工組織要求極高。此外,該線工程還多處穿越既有建筑物、珠江河流等水系,地質條件復雜,風險控制難度高,并具有工程各類接口眾多、換乘比超高的重難點。為此,廣州地鐵建設者們將廣泛應用信息化管理及 BIM 新技術,優化施工組織管理模式,提升施工效率,同時對施工風險實行超前研判,確保地鐵施工平安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