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8日,由軌道交通網(www.affordablevapes.com)主辦,深圳市億斯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唐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3M有限公司、寧夏西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有限公司、三河亮克威澤工業涂料有限公司、北京錦鴻希電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維專業研討會”在上海成功召開,會議獲得了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車輛分公司的特別支持。
作為國內首屆城軌車輛運維專業會議,受到了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會議吸引了全國30多家地鐵業主單位、10多家設計院和科研院所以及60多家行業企業代表逾300余人參與其中。
會議由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車輛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朝先生和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高級車輛經理嚴凱軍先生主持。
會議開始,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車輛分公司黨委書記陳依新與軌道交通網副總經理董雙龍分別為大會致歡迎辭。之后,17位業內專家發表了精彩演講。
會議主旨明確,方案紛呈
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車輛分公司維修一部副經理孔佳麟作了《運維艱辛 未來可期 上海地鐵智能運維系統》的主旨演講。他在報告中分享了上海地鐵車輛發展的歷程及智能運維系統平臺的構架和管理,并指出運維模式轉變后,上海地鐵車輛所取得的一系列效益。
深圳市億斯泰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鐘武凌在《軌道牽引電機軸承電腐蝕最佳防護方案》報告中指出“AEGIS? 軸承接地環”的優勢之處:“軌道牽引電機軸承電腐蝕解決方案,使用AEGIS接地環將電機驅動端的軸接地,將容性感應電流導入地;電機非驅動端使用絕緣軸承,切斷高頻回路電流,從而達到保護軸承的目標。”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部門副經理蘇釗頤發表了題為《基于激光位移傳感器的地鐵車輛輪對尺寸在線動態檢測系統》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地鐵列車在運行過程中輪對不斷與鋼軌摩擦,造成輪對踏面磨耗和輪緣磨耗,會導致產生振動和蛇形運動,影響乘客舒適性,增加脫軌的可能性,降低列車的安全性。呼吁通過技術創新來改善問題的存在,并分享了廣州地鐵的創新技術,得到了與會嘉賓的熱烈反響。
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運營分公司車輛部部長王治根發表了題為《西安地鐵車輛架修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由自主維修向合作修模式轉變是當下尤為具有優勢的一種實踐,“對車輛架、大修理解較深,能夠符合實際的提出用戶需求,有效避免經驗不足引起的欠修或過度修;擁有豐富的生產維修經驗,在質量監管過程中能夠切實發揮過程管控和最終驗收的作用;掌握各系統維修成本,在合作維修過程中具備一定優勢。”
北京唐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設計師兼城軌部經理黃貴發分享了題為《走行部及輪軌智慧運維大數據應用》的報告,報告從唐智解決方案的系統架構、關鍵問題、全局視角、城市視角、線路視角、維修對象視角、數據分析視角、數據分析視角等多個方面闡述了唐智作為“機械設備健康管理與智慧運維專家”的技術優勢。
天津濱海快速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車輛中心副經理王南發表了《天津9號線電客車架大修模式探討——車輛半壽命修》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指出半壽命修模式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牽引輔助系統全壽命只大修一次,節約全壽命周期維修成本。經測算,天津輕軌9號線車輛開展半壽命修,全壽命可節約維修成本約20%。同時,可最大程度的利用現有系統設備,充分發揮其殘余價值。”
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車輛部經理劉丙林發表了《地鐵車輛檢修質量提升的三個途徑》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檢修質量提升途徑應包含三個方面,即搭建信息化平臺,助力檢修生產;提升人員技能,倡導標準化生產;建立管控機制,提升檢修質量。
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總部副總經理侯文軍發表了《智能巡檢系統探索研究》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未來發展趨勢倒逼我們嘗試突破”,而“維修制度變革”與“現有體系做精”是大勢所趨。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總工程師肖瑞金發表了《地鐵車輛稱重設備及對大架修庫設計的影響》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檢驗車輛大修后車輛的重量、軸重和輪重是否滿足要求,必須要由稱重設備測量,稱重工藝對車輛大架修工藝流程和大架修庫庫內線路的布置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如何選擇稱重設備、如何設計新的檢修工藝、如何布置架大修庫庫內的各條線路,值得設計者不斷探索和研究。
3M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高級技術專家王煒發表了《3M貼膜解決方案在軌道車輛市場的應用介紹》的主題演講,并對3M公司的貼膜全包方案的整體方案、機車內飾的創新維護方案等進行了系統介紹及案例分析。
寧夏西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郝彭發表了《城軌列車軸箱軸承國產化研制》的主題演講,其在演講過程中主要介紹了公司在軌交領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三河亮克威澤工業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暉發表了《高鐵、地鐵車輛漆面快速翻新及修補技術》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工業快速修補漆是具有速度快,時間短;對施工環境要求較低,施工便捷等多種優勢的環境友好型產品,未來市場廣闊。
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車輛分公司大修管理部經理王建兵發表了《上海地鐵車輛架大修模式和思考》的主題演講,他在報告中分享了上海地鐵車輛架大修委外維修的情況,并提出“如何利用車輛智能運維大數據優化車輛架大修維修策略,以真正實現“車輛狀態修”?”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日常列車用車計劃,以避免同一條線路同一種車型集中達到架大修周期,實現車隊每列車公里數呈“階梯式”分布?”兩個問題留于行業思考。
無錫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部長陳虎發表了《無錫地鐵智能運維平臺》的演講,在演講中,陳虎指出無錫地鐵智能運維平臺、架修運用管理模塊、檢修信息化管理模塊、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模塊(PHM)、平臺一體化融合等平臺的在運維過程中所取得的效益及優勢。
北京錦鴻希電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鯤鵬發表了《城軌車輛/行車設備狀態監控與運維管理系統》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當前車輛運維面臨著過度維修(浪費)和維修不足(漏修)并存;缺乏高效的技術手段;維修效率、維修資源利用率低;運維信息化程度低等多重挑戰,并基于此提出希電的解決方案,以期為行業做出貢獻。
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分公司車輛保障部部長秦征發表了《淺談杭州地鐵電客車“均衡修”維修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他指出從系統部件全壽命分析的角度,研究將架修部分修程融入均衡修項目中,降低架修扣修時間,同時探索利用智能化的在線檢測手段,彌補人工檢查的不足,使均衡修維修模式更高效,更合理,更可靠,將是未來的方向。
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顧問李國香發表了《了解過去 結合現在 掌握未來——運營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主題演講,她指出基于全壽命周期資產管理,對電動客車的維修策略提出更全面、更實時的要求各級維修員工對于維修策略的落實執行和理解差異是當前主要面臨的問題,而軌道交通迅速發展與維修人才儲備之間的差距維修人員普遍經驗較少與維修技能亟需提升則是當前主要面臨的挑戰。
“2018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維專業研討會”作為行業內首屆專題性會議,立足小而精、高起點和研究性,聚焦軌道交通車輛運維前沿技術與科研創新,關注業界和業主熱點話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與措施,得到了行業首肯,取得優異反響。
7月8日上午,主辦方軌道交通網(www.affordablevapes.com)針對車輛運維智能化與信息化,車輛架大修等議題分別組織了針對性的座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