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太原地鐵建設再傳捷報。隨著盾構機刀盤的隆隆轉動,“汾晉二號”盾構機于通達街站接收端破土而出,標志著中鐵十七局承建的化章街站至通達街站區間實現了左線和右線隧道的雙線貫通。據悉,這是太原市地鐵項目首條雙線貫通的千米隧道。
當日16時30分,4根1.5米粗的混凝土樁體逐漸被盾構刀盤上的百余顆“鋼齒”切削成了砼碎塊,此時,“汾晉二號”盾構機在歷時5個月的地下作業后終于“拋頭露面”。據悉,化章街站至通達街站區間先后投入了兩臺盾構機。其中,左線使用的是太重造的“汾晉一號”盾構機,純粹太原“血統”,于2018年1月份實現了該區間隧道的左線貫通。相比之下,“汾晉二號”盾構機是一臺日本生產的小松盾構機,可算得上一臺“功勛機”,先后在蘭州、無錫、武漢、蘇州等城市挖過地鐵隧道,如今在太原地鐵建設中再立新功。
中鐵十七局太原地鐵2號線土建施工02標段項目書記侯德彪介紹,化章街站至通達街站區間的線型設計有長達250米的25‰縱向大坡度,掘進地層分布有基本連續的2米至6米厚的富水粉細砂可液化地層,且區間上部沿線分布有雨水方涵、熱力管線等重要市政管線,具有施工技術難度大、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風險高的特點。經過項目部的精細化管理、信息化施工,及時優化調整各項施工參數,成功化解了上述施工難題,保證了掘進速度。
14日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貫通后的地鐵隧道非常寬敞,而且隧道洞壁上全部整齊、密實地貼滿了管片,別有一番“洞中天地”。現場技術人員介紹,盾構機作業時,并非開挖那么簡單,每向前推進1.2米,就要由管片拼裝機,同步在隧道內拼裝一圈預制管片,形成隧道的“內立面”。所以,盾構機在挖出直徑為6.4米大洞的同時,四周洞壁上還會拼裝扇形管片,每個厚度為35厘米,每6塊管片為一組,拼出一個圓管形,支撐著隧道四周的泥土和水,避免土層塌方。下一步,根據施工進度,貫通后的隧道內還要進行鋪軌、機電裝修等后續作業,才算最終完成一條地鐵隧道的建設。
據悉,“汾晉一號”盾構機在2018年1月份順利完成左線施工后,經過保養維護后,已再次整裝前行,于4月13日在新的一個地鐵隧道區間(通達街站至康寧街站)左線順利始發。隨后,“汾晉二號”盾構機也將在這個新區間的右線始發。通康盾構區間左線預計在2018年8月份實現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