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聚焦寧波地鐵發展歷程,展現寧波新變化,我們組織開展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走進寧波軌道交通”系列活動。7月17日,我們在官方微信號發布市民開放日的征集信息后,受到了市民朋友和鐵粉的廣泛關注,一周來收到了200多條報名信息。
7月25日,第一期市民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30多位市民來到了寧波軌道交通列車生產基地——中車寧波產業基地。
3號線地鐵列車造型很漂亮!
寧波制造真的很厲害!
從1號線到3號線,我見證了寧波地鐵變化!
這些市民中有即將開啟大學生活的準大學生,有寧波軌道交通首批志愿者,有曾獲全國地鐵攝影比賽三等獎的攝影愛好者,有媒體記者,也有為作文準備素材的小學生……
我們一起來看看
他們眼中的寧波地鐵吧!
爸爸,看這個車頭好酷!
王雙繹 一年級小學生
在寧波軌道交通列車生產基地,市民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總成車間和調試車間,一輛輛正在組裝的3號線列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爸爸,看這個車頭好酷!”今年7歲的王雙繹小朋友一聲驚呼,讓大家的目光都聚焦于3號線的車頭。工作人員介紹:“列車車頭部位靈感源于布袋和尚彌勒佛笑容可掬的形態,取‘笑口常開’之意。”
3號線列車獨特設計造型也讓大家紛紛拿下相機拍照留念。
我為寧波制造的實力自豪
俞立、樊逸 準大學生
寧波能自主生產3號線列車,體現了強大的制造實力,身為寧波人我們感到很自豪。地鐵列車制造技術更讓我們大開眼界,曾經僅出現在物理試卷中東西,今天親眼見到了,真是無比的激動。
據悉,目前樊逸已經被浙江工業大學生物系錄取,俞立也準備就讀電子信息專業,馬上就要離開寧波了。雖有不舍,但是通過這次參觀,他們堅定了學習的信心,希望學成歸來也能夠為寧波發展添磚加瓦。
從1號線到3號線,
我見證了寧波地鐵變化!
鮑家瑞、羅敏莉 地鐵專職志愿者
從2014年寧波軌道交通開通試運營起,鮑家瑞和羅敏莉就是首批志愿者。兩人的志愿服務時間都已經超過了1000多小時,可以說4年多來寧波地鐵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1號線到2號線,再到明年即將開通的3號線,我們見證了寧波地鐵的點滴變化”,羅敏莉驕傲地說。
“漂亮、新奇、明亮是我們對3號線列車的最大感受,車頂上的‘藍天白云’燈讓車廂空間放大許多,最獨特的是彌勒佛笑臉車頭,見了樂哈哈”,鮑家瑞非常期待3號線開通。
看到了寧波制造研發和創新能力
傅純平 攝影愛好者
“我是第一次走進地鐵列車制造現場,對我們攝影愛好者來說這里也是一個全新的拍攝題材。”寧波是“ 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地鐵列車由寧波本土生產,體現了寧波制造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不斷加強。
地鐵無聲無息浸潤了我們的生活
陶怡慧 在校大學生
地鐵的確無聲無息浸潤了我們的生活,偶爾我還是會想起曾經某一節車廂里,抱團擠在一起玩笑打鬧的我們。
我始終忘不了,2014年的夏天的某個午后,我小心翼翼走進剛剛開通不久的地鐵1號線,像是探尋著一個新的密地。它承載了我三年的高中上學路,也承載了這座城市欣欣向榮的生機與創造力。
今天我有機會仔細看一看3號線地鐵列車的模樣,真的很欣喜:車體上簡約又不失大方黃色條紋,憨笑可掬的車頭,車廂車頂獨特的照明……無一不散發著屬于寧波獨有的港城氣息。
已有11列車完成總裝落車及調試
2017年12月23日,3號線首列車在寧波本土完成新車試制定型,進一步提升了寧波的工業制造水平。新車試制的難度遠遠大于定型車輛的制造。3號線列車首次實現寧波軌道交通車輛裝備自主化試制、自主生產,真正實現寧波地鐵“寧波造”。
3號線一期及寧奉線首通段將在2019年底同步開通試運營,共需要25列車。目前,現場有130多位技術工人正在搶進度,首列車已完成所有廠內型式試驗,截至7月底已有11列車完成總裝落車及調試,還有3列車正在進行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