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中鐵十六局集團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施工現場,舉行了標準化管理現場觀摩會。此前,該工程施工現場6個工地同時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安全文明工地及內蒙古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化示范工地。
中鐵十六局集團近180人,先后在新城圖書館站觀摩了盾構場地規劃、全封閉攪拌站、成型隧道區間;在五里營站觀摩了質量展示區、車站施工作業區;在喇嘛營車輛段觀摩了沙盤展示、運用庫工藝簡介、BIM+VR 展示、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等,親身感受了軌道交通建設標準化管理的魅力。這是中鐵十六局集團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指揮部強力推行精益標準化管理創優創譽的一個縮影。作為方便市民出行的民生工程,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沿城市南北向和東西向發展軸布置,并串聯了東部副中心、主中心、南部副中心的“L”型骨干線路,全長27公里,包括24座車站、22個區間、1個停車場、1個車輛段、2個主變電所。該項目是中鐵十六局集團主導中標的鐵建第一條采用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移交的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軌道交通PPP項目,是集團創新轉型、品牌升級的戰略支柱產業。
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自2016年9月開工以來,施工方采取超前技術管理、嚴格安全管理、精益質量管理、統籌進度管理、抓好綠色環保等有效措施,確保精益標準化全方位、全過程落到實處。既對通用技術工藝工法培訓交底,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小改造小創新,還請廠家及專家對新技術新工藝進行現場交底、培訓檢查驗收,同時對四電集成等高精技術進行全過程科研跟蹤。目前,指揮部研發的“地鐵施工軍用梁路面系統施工工法”等6項工法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級工法。
針對起重吊裝、水平運輸、圍護結構突水突泥、富水沙層盾構施工等共性安全重難點問題,指揮部在及時組織全線進行應急演練的同時,在南段、北段各建立一個應急物資倉庫,各標段配齊應急搶險人員,統一部署、統一調度。對其它風險源控制、安全預案、消防安全等嚴格按要求落實。目前,全線安全生產平穩可控、各站點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其中6個工地同時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安全文明工地及內蒙古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化示范工地。
防水是地下工程的最大難點,指揮部采用國內最好的防水材料,既消除堵漏治水隱患,又節省后期維護成本。目前項目質量平穩可控,盾構隧道基本無錯臺、無滲漏現象發生,實現了內實外美的目標。
與此同時,指揮部堅持“四少、四多、四還”的綠色環保施工理念,即:施工前少占地、少占路、少拆房、少移樹;施工中多降塵、多降噪、多降污、多降擾;施工后盡快還地于民、還路于民、還靜于民、還美于民。該舉措努力將施工對環境和市民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目前已通過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環保工地初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