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辦公廳7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大幅提高城市修建地鐵門檻后,部分有此打算的中小城市迎來難題。
近日,就有網友將問題拋向了廣東惠州市有關部門。《意見》要求,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但惠州目前僅過245萬人。
這名網友在惠州市網絡問政綜合信息平臺上提出,上述《意見》會對深圳對接惠州的14號線地鐵以及惠州一號線產生影響嗎?以后還能修地鐵嗎?
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7月31日作出回復稱,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對城市軌道交通規范有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發展和改革局正牽頭會同市相關部門以及聘請的研究機構,對照國家規定申報要求,結合惠州市實際,重新研究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方案。
事實上,惠州的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地區生產總值均達標,最后就卡在了市區常住人口上。
《意見》明確,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惠州日報》8月3日的報道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30.5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9.07億元。這兩項指標均符合地鐵申報的要求。
2018年3月,惠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發布的《2017年惠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末惠州全市常住人口477.7萬人,但按市區(惠城、惠陽、大亞灣、仲愷)常住人口,惠州還達不到要求。根據惠州各縣(區)的統計公報梳理發現,在惠州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區占比剛剛過半,為245萬多人,距離300萬人還差50多萬。
另外,《南方都市報》報道提出,近年來,惠州的常住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16年凈增加1.95萬人,2017年凈增加0.2萬人。業內分析人士稱,如果僅以這種增速來推算,惠州市區常住人口短期內還難以突破300萬人。增加市區常住人口的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撤縣設區(市),把博羅或其他縣納入市區管理。雖然前些年坊間有所討論,但目前官方還沒有透露這樣的計劃。
報道稱,因此,綜合分析來看,惠州市區常住人口要達到300萬的標準還需要時間。此外,即使惠州達到建設條件,相關審批等也需要時間。
2016年底,惠州發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指出,惠州近期階段將規劃“Y”字形的城市軌道格局,有效串聯起贛深高鐵、廣汕客專,以及深惠、莞惠城際的等交通節點接駁。時隔一年,跟隨惠州機場定位提升、大亞灣文旅項目建設等條件的變化,該規劃線網迎來優化調整。
2018年年初,惠州市住建局發布《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調整方案。在總體上仍將延續此前的規劃內容,分為近遠期和遠景三個階段規劃城市軌道1-5號線,以及深圳地鐵14號線、16號線惠州延長段等對外接駁軌道線,有效將各城市組團和新城節點通過城市軌道線網串聯成一個整體。
《南方日報》報道指出,近年來,惠州所編制的一直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而并非僅僅是“地鐵規劃”。例如,2018年1月惠州市政府審批通過了《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從具體類型來看,惠州相關部門也未曾公開明確表態,謀劃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究竟是地鐵還是輕軌。外界據此推測,盡管此次地鐵申報門檻提高,但惠州基本符合建設輕軌的條件,因此不能排除惠州“從地鐵改建輕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