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深鐵集團獲悉,地鐵16號線將于12月28日正式迎客,屆時,龍崗、坪山居民出行將更快捷。作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16號線車站的設計無論從美觀性、實用性,還是打造前沿城市空間方面,都透露著建造設計者的匠心巧思。
地鐵16號線是連接龍崗和坪山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全長約29.2公里,共設有24座車站,由大運站引出,止于田心站。16號線為全自動運行線路,運行時速為80公里。列車采用目前最高級別的GOA4全自動駕駛技術,車輛可實現不需要司機和乘務員參與下的全自動運行以及在故障情況下的自動恢復。
地鐵16號線的站內設計圍繞著提升乘客體驗展開,換乘設計既兼顧當下的使用需求,又為未來建設進行了合理預留。以黃閣坑站為例,結合城市發展和既有車站的邊界條件進行巧妙構思,一方面創造出近期16號線廳臺同層設計,另一方面在兩端廳中部分別預留規劃10號線與21號線的換乘條件,打造“雙十字換乘”、“臺臺換乘”的遠期設計,減少了乘客在換乘時的方向選擇,體驗感直線上升;另有利用“城市客廳”減少換乘高度的雙龍站、打造“豎向交通”以減少客流交叉的坪山站。
此外,16號線站點的設計汲取了沿線客家文化元素,在“陽光+家”主題的基礎上,將18座標準站設計分為“世居、客居、新居”三種文化特征,分別以“香檳金”、“生態綠”和“科技藍”進行展現,體現了“共住、共生、共榮”的美好愿景。
除標準站之外,16號線的裝修設計師還將藝術品、藝術概念融入進各站點。不少站點的設計結合地點本身特色,形成獨一無二的公共藝術風格。主題為“荷影青青,月池盈盈”的坪山圍站,以提取自客家圍屋屋頂及半月池的荷葉等元素營造出獨特的空間氛圍,藝術品設計師在此基礎上結合了站點周邊的坪山小學及商業區域,將荷葉及半月池元素抽象放大化,打造了童趣化的系列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