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寧波至廣州高鐵福州至廈門、漳州段(以下稱福廈高鐵)莆田站新建站場,作業人員與大型養路機械共同配合,對最后900米有砟軌道精細調整結束。這標志著福廈高鐵全線軌道精調順利完成,為下一步全線聯調聯試打下堅實基礎。
福建沿海已建有一條設計時速為250公里的福廈鐵路(即杭深線福廈段)。不過,作為中國東南沿海鐵路重要組成部分,該線路自2009年7月建成以來,客流量不斷攀升,特別是節假日期間客流高度集中。
新建福廈高鐵是福建省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沿線地處福建沿海經濟帶,途經福莆寧、廈漳泉兩大都市區,建成通車后能夠有效緩解既有杭深線福廈段的運輸能力緊張的局面。
鐵路軌道精調,是新建鐵路開通運營前的一道關鍵工序,主要對鋼軌軌距、水平和空間扭曲等多項指標進行精細調整,消除鋼軌動靜態偏差,確保線路開通后列車平穩運行。
福廈高鐵全長277.42公里,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東南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里。線路穿越高山、過河谷、跨海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對軌道的平順性和穩定性要求嚴格,軌道精調工作挑戰艱巨。
據永安工務段精調作業組技術員李鉑介紹,“新線鋪軌后會存在一些肉眼觀測不到的高低起伏或不平順的情況。高鐵運行過程中,哪怕只有1毫米的誤差,都會影響旅客乘車舒適度。”為此,需要在鐵路靜態驗收期間,對軌道進行一次精細調整,確保軌道各項指標達到標準要求。
“道岔是鋼軌的咽喉,每一副道岔作業后的幾何尺寸誤差都不能超過1毫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直徑?!敝袊F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鷹潭工務機械段道岔維修車間W302班組工長周華介紹,道岔精調是有砟軌道精調的關鍵環節,猶如對人體重要器官進行外科手術,因此,這項作業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極高。
為了確保福廈高鐵如期高質量完成軌道精調,鷹潭工務機械段抽調了8臺世界先進的大型養路機械,分別在莆田站、廈門北站、漳州站對軌道進行全方位精調作業。大型養路機械操作工張楠楠通過控制面板上的100多個按鈕,靈活地操縱著機器的走行、停駐、搗固、震動、調整,不時透過駕駛窗觀察岔枕間的搗固頭停留位置,與地面指揮人員緊密聯控,有序把控著車輛的作業。在5個小時的作業時間里,兩臺大型機械順利完成莆田站900米有砟軌道的搗固作業,經技術人員驗收后,全部達到驗收標準。
據了解,福廈高鐵預計在今年9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線路開通后,福州至廈門列車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2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廈門、漳州、泉州等地將形成“半小時交通圈”,東南沿海城市群將串聯起一條聯動發展的“黃金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