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2 | 網站首頁 | 返回舊版
用戶名 密碼 新用戶注冊 |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陜西』創新引擎驅動高鐵建設提質增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6-2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瀏覽次數:366

秦嶺腳下,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中鐵十一局長安軌枕場,"智能元素"隨處可見:打磨工位,機器人攜帶打磨頭精準打磨模具內腔;組裝工位,兩臺智能機器人互相配合,將套管精準安裝到模具上;產品檢測工位,3D工業相機實時檢測軌枕質量……

長安軌枕場承擔著西康高鐵50余萬根軌枕的預制任務。"智能設備不但給生產裝上了'加速器',而且提高了產品合格率和穩定性,預計到8月底,我們就能完成全部生產任務。"中鐵十一局長安軌枕場項目經理張瑞誠指著實時跳動的進度屏介紹。

在三秦大地,這樣的智能生產場景正從單個場站延伸至多條在建高鐵。西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西延、西十、西康、康渝、延榆5條在建高鐵項目隧道正洞開挖完成551.75公里,占設計總量的72.76%,橋梁工程完成成橋158公里,占設計總量的72.33%,整體施工進度明顯加快。其中,西康高鐵全線20座隧道已全部貫通,西十高鐵全線架梁全部完成。

在建設進度"提速"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創新與工程實踐的深度融合。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與數字化部副部長蔡玉軍翻開設計藍圖說,"天空地一體化綜合勘察體系"讓秦嶺山脈的地質構造在三維建模中一目了然,"高速鐵路接觸網智能監測系統"則為未來運維裝上"智慧大腦"。這些源自實驗室的創新成果,不斷在西康、西延等高鐵項目中實現"從圖紙到現場"的落地,有效提升了高鐵施工質效。

秦嶺深處,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從高處望去,西康高鐵的軌道和隧洞已雛形初顯。"我們創新采用了'人工開挖鎖孔、旋挖取芯引孔、銑挖修邊成孔'的綜合施工技術,相較于傳統方法,這種技術具有環境影響小、施工效率高的特點。"中鐵十一局西康高鐵項目總工程師郭建亭介紹,"我們先后創新改進各類工裝工藝100多項,智能建造水平不斷提升。"

西十高鐵西嶺隧道穿越6類圍巖、2處大型斷層、8處褶皺、10處洞身淺埋段,施工難度和風險很大。"為此,我們先后投用了諸多先進的智能化設備,既確保了工期又提高了施工安全和質量。"中鐵七局西十高鐵分部總工程師何心德說。

從軌枕預制的高精度到隧道施工的新技術,陜西高鐵建設正以智能建造為筆,在秦嶺南北書寫著交通強國的創新答卷。

 
 
?

Tel:(網站)021-51603532;(會議)021- 51603528 51603599;(報告、手機報)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

 
国产美女精品裸色在线播放,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国产白嫩极品白嫩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白嫩萝福利莉视频动漫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 | 亚州成a人在线观看日本 |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