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條線路即將進入空載試運行
隨著成都地鐵6號線一二期、6號線三期各項建設任務陸續完成,即將轉入空載試運行階段,成都軌道交通2020年計劃開通的7條線路將全部進入空載試運行階段,成都軌道交通前三期建設規劃項目迎來最后沖刺,即將全面完成。
按照成都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計劃,2020年,6號線一二期、6號線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一期、18號線二期工程等7條線路將全部建成并開通運營。屆時,成都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運營里程將達到518.5公里(不含有軌電車)。
兩項“首次”記錄 建成西部最長全地下軌道線路
即將空載試運行的6號線是西部最長的全地下軌道交通線路,也是成都地鐵開建以來施工難度最大的線路之一,創造了全國首次在富水砂卵石地層盾構近距離“零沉降”下穿運營地鐵線、全國首次采用粘土咬合樁止水帷幕技術臨江始發與接收盾構的新紀錄。
2016年7月5日,6號線工程正式開工以來,根據施工設計,盾構需先后六次近距離下穿運營中的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為最大程度減小盾構掘進對地層的擾動和對既有線的影響,軌道集團會同各參建單位,采取大管棚超前支護及預注漿加固、洞門處設置延伸鋼環平衡掌子面土壓、中盾同步注漿技術,并對既有線隧道24小時自動化監測,通過持續努力,全部順利實現了下穿工程,同時保證了既有線最大沉降僅1.31毫米。
為進一步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6號線全線從設計施工階段加大車站衛生間面積,增強通風換氣,提升衛生間配套服務標準,換乘站點采用站廳、站臺雙衛生間布局;優化車站公共區內導向、攝像頭等末端設備布局,全面提升車站公共區空間感;通過中效過濾、凈化殺菌、風道裝修等措施改善車站空氣品質,全面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
7線一年開通 刷新軌道建設“成都速度”
2020年,成都軌道交通將迎來7線開通,再次刷新國內軌道交通一年內開通線路、開通里程記錄。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本來就面臨著“建設強度創歷史之最”巨大壓力的成都軌道集團,保持韌勁、攻堅克難,堅持“先達標、再復工”,確保防疫、復工兩手抓、兩手硬,確保疫情可控前提下,全部382個工點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實現全部復工,以全市新基建“排頭兵”之勢強力推動7線建設。
隨著2005年,成都市軌道交通建設第一期規劃的獲批和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正式開建,成都正式步入“軌道時代”。15年來,突破了高膨脹、高瓦斯風化泥巖地層超長地鐵暗挖隧道施工風險,攻克了高富水砂卵石地層盾構掘進世界性難題,強化“連續施工”“項目群”統籌管理,建設強度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前列,軌道交通“成都經驗”“成都標準”獲得行業內廣泛認可。
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榮獲2012~2013年度國家優質投資項目獎;《成都地鐵盾構隧道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富水砂卵石土地層盾構法隧道關鍵技術與環境影響體系研究》榮獲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富水砂卵石地層地鐵區間隧道盾構法施工管理規程(試行)》;成都地鐵2號線工程獲2018年度四川省土木工程李冰獎和土木工程領域的最高獎項——詹天佑獎。
截至目前,年內保開通的7條線路軌行區、9個場段、81座車站已全部移交運營單位,剩余35座車站將分批次在9月底前全部移交。線路共12個主所,其中7個已完成雙回送電,4個完成單回送電。冷卻塔基礎、區間人防門全部完成。
據悉,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9年6月17日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共8條線路176.65公里。截至8月30日,第四期建設規劃首批開工項目64座車站及4座場段均已打圍。其中,39個車站已開始圍護樁施工,18個站點開始土方開挖施工,9個車站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4座場段進行場地平整及三臨建設,2個進行圍護樁施工,4個進行土方施工,1個進行結構施工。第二批開工項目正常開展進場前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