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重慶)單軌交通發展成果展示推介會在重慶舉行。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旗下交通產投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以招商引資為主的“引進來”和以管理、技術、服務輸出為主的“走出去”,重點培育跨座式單軌等高端裝備產業,構建“兩鏈兩群”協同生態,推動重慶軌道產業加速高端化、國際化。如今,軌道交通已成為重慶市民出行核心方式,更催生出百億級產業鏈,重慶軌道裝備正加速“出海”,服務全球市場。
整合本地產業鏈 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據介紹,集團積極以鏈長企業進行延鏈,一方面引導中車及其核心子企業加大在渝投資發展力度,截至目前,重慶已有7家中車新設公司,重慶也成為中車新設公司最多的城市。另一方面,積極引導重慶長客等鏈長企業延伸產業鏈,持續提高本地配套率,自2000年以來,以重慶長客為主新引進并正在培育的企業共有62家,本地產業鏈企業已近百家。據了解,重慶長客累計生產單軌和地鐵車近4000輛,帶動本地配套企業實現產值近200億元,近期新建了鋁合金車體和轉向架生產線,以及單軌和雙流制兩條試驗線。地鐵和單軌車本地配套能力達到95%左右,實際配套率從不到35%提高到65%左右。
“目前,重慶長客已設立國家軌道工程技術中心重慶分中心;重慶軌道院建成后,成為重慶市首批新型研發機構,并設立市級博士后工作站。”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積極推動產業鏈企業以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目前共培育重慶市科技型企業9家,專精特新企業5家(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圍繞降本增效、技術升級、綠色低碳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全生命周期智能運維等,開展了100余項橫向縱向科研課題,形成技術專利200余項。
科技驅動單軌創新 布局全球單軌新發展
數據顯示,2024年集團軌道交通產業鏈10戶出資企業依靠軌道建設運維“大項目、大場景、大市場”,累計新增訂單230個,合同金額43.1億元,其中市內訂單164個,金額25億元,市外訂單66個,金額18.1億元。
目前,集團積極指導協調產業鏈企業系統化開展重慶單軌應用研究和推廣,組織產業鏈企業大力開展輕量化、系列化、低造價、中低運量單軌系統研究。應對不同建設條件、適用場景、客流特征和市場需求,組織開展了《重慶單軌系列發展專題研究》和《新一代跨座式單軌系統技術創新研究》,并進行車輛和系統研發、設計優化,部分成果已在重慶長客試驗線實踐,正在重慶機場捷運系統進行應用。
在市內,將論證在磁器口碼頭—渣滓洞—白公館的旅游觀光線應用小型單軌交通系統的可行性。在國內,也將重點跟蹤蘭州、天津、成都等國內單軌項目。
發揮集聚與協同效應 不斷向外拓展
日前,集團依托重慶單軌技術優勢,與越南河內市城鐵管理委員會在渝簽署合作備忘錄,集團將向越南分享單軌成熟技術和實踐經驗,為河內交通治理貢獻重慶力量。
中國(重慶)單軌交通發展成果展示推介會上,360數字安全集團、海光信息公司、中鐵設計集團與重慶交通開投集團軌道運營公司集中簽約,分別在信息安全、軌道交通智慧化建設、推動國內外跨座式單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展合作。
2024年,成功簽約全球首個機場捷運系統跨座式單軌項目——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將無人駕駛、航班聯動、儲能供電等前沿技術融入特種軌道交通車輛研發,實現技術輸出與場景創新,并于2025年上半年已投入試運營。同時,重慶中車時代電氣等企業憑借城軌智能供電系統等核心技術,成功獲得墨西哥瓜達拉哈拉4號線、蒙特雷4、5、6號線等海外訂單,推動“重慶單軌”品牌走向國際。
此外,集團與中國中鐵攜手參與大連5號線建設,為柳州單軌項目提供全過程技術咨詢服務,助力重慶產業鏈企業成功承接柳州單軌軌道梁制作安裝等系統集成及工程建設任務。同時,還為福州、南通、青島、蘭州等國內城市及墨西哥等海外地區的軌道交通項目提供了優質產品和技術服務,新簽合同金額近30億元。
據介紹,集團積極落實“大項目帶大產業”戰略,在自主招標項目中優先支持本地企業,使本地企業本地市場占比由15%左右提高到50%左右。近年來,集團參與出資管理的10家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超500億、利潤總額20億,貢獻稅收超14億。
下一步,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還將瞄準低空經濟、智能車聯網等有發展前景的賽道,推動與傳感器、電驅、低空飛行器整機、低空空聯網等產業合資合作,圍繞芯片封裝線、碳化硅芯片等“招大商”。鼓勵、引導扎實推進“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交通”場景應用落地,著力構建“大交通+新能源+低空經濟”多業務驅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