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布《西青區軌道交通接駁線網規劃(2019-2035年)》的通知
《西青區軌道交通接駁線網規劃(2019-2035年)》已經區政府審批通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天津市城鄉規劃條例》的有關要求,現將上述接駁線網規劃在天津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和西青區人民政府官網公布。
西青區住房和建設委員會
2019年12月2日
西青區軌道交通接駁線網規劃(2019-2035年)
一、規劃范圍與年限
規劃范圍:西青區行政范圍。
規劃年限:2035年,對應在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規劃年。
二、發展目標與規劃策略
1、發展目標
引導西青區與中心城區一體化發展,構建西青區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提升城市空間與交通組織效率,助力西青區城市社會經濟發展。
2、規劃策略
(1)構建串聯西青核心組團的骨干公交體系,加強組團之間的快速聯系,推動西青區的人口導入和產城融合。
(2)形成“高速/城際鐵路+市域/城區軌道+接駁軌道”多層次、一體化的綜合軌道網絡體系。
(3)加強與對外交通樞紐的銜接,促進西青區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三、軌道交通接駁線網規劃
1、軌道交通功能層次與定位
根據軌道交通的服務范圍與客流特征,天津市西青區軌道交通系統分為三個層次:區域軌道、市域/城區軌道和接駁軌道。
區域軌道:包括高速鐵路、城際鐵路,主要承擔西青區與京津冀城市群及全國主要城市間點對點的高速度軌道聯系需求。
市域/城區軌道:實現西青區與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及外圍區縣、功能組團之間的連通,主要承擔西青區對外多元化的軌道交通出行需求。
接駁軌道:串聯西青區內市域/城區軌道、銜接交通樞紐、提供區內中長距離跨組團出行,與市域/城區軌道共同構成公共交通主骨架;是西青區優化交通方式結構,引導西青區網絡化、組團式空間格局構筑的重要基礎設施。
2、接駁軌道規劃方案
以城市空間結構為框架,以鐵路客運站點、軌道車站以及主要功能區為節點,規劃形成“兩橫一縱”的接駁軌道線網格局,總長度約90公里。具體線路規劃如下:
T1線:
線路東起曹莊地鐵站,西至辛口鎮,長度約20公里,沿線服務中北運河商業中心、南運河生活區、西青文化中心、元寶島、楊柳青示范小城鎮、辛口示范小城鎮、沙窩蘿卜特色小鎮等重要功能區。
T1線一方面建立楊柳青與辛口鎮之間的直接軌道聯系,另一方面線路經過中北鎮商業、居住核心區,彌補M2西延線偏離中北鎮核心區的缺憾,與M2線在功能上錯位發展、相互補充。
T2線:
主線起自楊柳青火車站,終至大寺新家園,長度約47公里,沿線服務西青行政中心、西青文化中心、張家窩綜合區、南站科技商務區、學府工業區、大學城、精武鎮核心區、郊野公園、天祥工業園、賽達新城核心區、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青大寺新家園等地區。
同時線路設置支線,起自T2線與M7線換乘站——蘆北路站,終至鴨淀水庫,長度約6公里。
T2線建立西青輔城與賽達新城之間軌道交通聯系,拉近時空距離,支撐西青城市空間格局的構建。同時線路以南站交通樞紐為核心,通過不同層次軌道系統的高效銜接,打通京津冀城市群乃至全國等外部旅客來西青區的全程交通鏈,促進西青區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T3線:
線路東起天津南站,西至辛口鎮,長度約17公里,沿線服務南站科技商務區、張家窩綜合區、辛口示范小城鎮、辛口物流園、水高莊園等。
T3線通過與M3線銜接,服務辛口鎮、張家窩往中心城區出行需求,擴大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范圍。
本次西青區軌道交通接駁線網規劃,初步提出接駁軌道線站位規劃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線站位方案深化,可根據沿線建筑、道路條件、管線布設情況等對規劃方案進行優化。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