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方案會統籌考慮服務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解決城區交通擁堵,加強老城區、中央商務區、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等的交通聯 系。”陳思斌說,根據新的城市發展框架,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正開展全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將章丘、濟陽、長清、平陰等納入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范圍,并延伸至周邊齊河、肥城等縣(市),將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市域鐵路等多種交通制式協調規劃,多網合一,形成全市“一張大網”“一張圖”,實現“全覆蓋”。 隨著這張“大網”延展蔓延,城市各區域之間距離將慢慢縮小,百姓生活將得以“提速”,支撐和引領著泉城發展。
眾所周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成本高,其中地下線每公里投資7億元左右,是傳統觀念里的“花錢者”。但軌道交通建設難以完全依靠財政直接投入,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投融資模式,是包括濟南在內很多城市都要面臨的挑戰課題。面對挑戰,濟南軌道交通集團迎難而上,秉承“土地資源開發收益平衡地鐵建設投入,物業開發和股權投資收益彌補運營虧損”的理念,推動著創新多層次、 多渠道、立體化、全方位的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努力變身“融資者”和“賺錢者”。“充分利用地鐵持續運營的行業特征,我們探索著資源變資本,資本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的投融資新路子,滿足濟南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陳思斌說。
曾有多年農村經濟和國有資產投融資工作經驗的他, 如今轉身引領泉城地鐵經濟發展,有著更多融會貫通后的創新 和自如。談起濟南軌道交通投融資和資源開發,陳思斌有著更多信心和干勁。 陳思斌告訴記者,在逐步將直接融資引向深入基礎上,濟南軌道交通推動形成與間接融資雙輪驅動的良好局面,實現了政府債務與軌道交通建設融資的有效隔離。其中,濟南軌道交通充分利用開發性金融政策支持,依托軌道交通工程、棚戶區改造等項目,深化與國開行合作空間;通過公司債、中票、基金等渠道推進市場化直接融資,探索利用境外資金優化融資結構 ……目前,濟南軌道交通實現整體融資規模400多億元。 通過軌道交通產業和投資密切聯動,升級完善良性互動、共生發展的產業鏈條,也是變身“融資賺錢者”的路子之一。
打造千億級本地化軌道產業 拉動就業和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