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概況
規劃名稱:桂林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桂林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9--2022)
線網規劃主持機構:桂林市規劃局
建設規劃主持機構:桂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線網規劃主要內容:遠期線網推薦方案由6條線組成,線路總長226.3km,市區段142.4km,共設站100座,其中換乘站6座。
建設規劃包括1條線,1號線一期工程(兩江機場站-桂林站)。線路總長度29.27km,其中地下段總長度1.9km。共設車站13座,其中兩江機場站為地下站。
1號線一期建設工期按42個月考慮,須完成施工準備、土建施工與裝修、軌道梁架設、設備安裝、單系統的調試及全線系統的聯動調試、通車試運行等幾個方面的工作。計劃2019年10月初開始施工,2022年12月底開始正式運營。
(二)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施工期主要環境問題:規劃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噪聲、振動、揚塵、廢水及固體廢物等污染影響。
運營期主要環境問題:列車運行時會產生一定的噪聲;各車站會排放生活污水,車輛基地會排放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要點
施工期的環保措施:施工過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高噪聲設備盡量遠離居民區或采取封閉隔聲措施;科學的對施工現場進行布局,以減小機械振動對周邊敏感點的影響;采用灑水、密閉運輸等措施降低施工場地揚塵污染;施工場地產生的廢水,經過預處理后排入市政管網統一處理;橋墩基坑開挖時,選擇合理的工法及降水方案等;固體廢物按城市固體廢物管理要求進行處理處置。
運營期的環保措施:對受噪聲影響較大的敏感點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對軌道交通沿線進行用地控制和規劃退讓,定期維護、保養軌道交通車輛、車輪及軌道;車站及車輛基地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車輛基地生產廢水經處理達標后回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四)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主要工作內容和初步結論
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內容:按照導則要求,進行現狀調查,提出環境影響識別和確定環境目標,對規劃進行環境合理性論證和環境影響預測評價,針對規劃提出優化調整建議和減緩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提出評價結論。
初步結論:桂林市軌道交通線網及建設規劃的實施,有利于促進桂林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實現,對優化城市布局結構、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以及推動城市“公交優先”戰略實施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軌道交通運輸所產生的噪聲、振動和污水可以通過規劃控制和工程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和諧與公平核心價值的實現,最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落實評價提出的規劃調整建議和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后,從環境保護角度講,桂林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及建設規劃整體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您對目前本區域交通狀況的看法;您認為您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如何;您對該規劃實施中施工期、運營期最關心的環境問題;您認為本次規劃的實施對當地經濟和社會有何影響;您認為本次規劃擬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是否可行;您是否支持本次規劃的實施;您對本次規劃的意見和建議。
(六)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的方式和期限
查閱方式:規劃區域內的單位和個人如想詳細了解本次規劃的有關情況,可在公示期內訪問桂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http://www.gldrc.gov.cn/)“通知通告”中下載或在線瀏覽環評公示內容及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及調查表詳見網站鏈接附件。
公示期限:自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規劃主持機構將在規劃區域,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并在網站(媒體)公開本次規劃的環境信息,以征求公眾對規劃實施的意見;公眾也可在本公示信息公開后,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向規劃主持機構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提出意見和建議,供規劃主持機構、環評機構及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決策參考。
(八)聯系方式
1、規劃主持機構和聯系方式
規劃主持機構:桂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地址:桂林市臨桂區青蓮路投資發展商務大廈北樓24-26層
聯系人:唐工 電話:0773-2825905
郵編:541199 電子信箱:gltjb2825905@163.com
2、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和聯系方式
環評機構: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高新區蓮花街60號中鐵咨詢616
聯系人:劉工 電話:0371-60802824
郵編:450001 電子信箱:26247@163.com
桂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8年9月12日
桂林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及建設規劃(2019--2022)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調查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