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2021年修正)的規定,現公示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信息,征求公眾對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意見: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位于杭州市余杭區。根據目前設計方案,工程南起自逸盛路站(不含),北至仁和南站,主要沿港虹西路、仁河大道敷設,途經良渚街道、仁和街道。線路全長5.507km,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3座,分別為雙陳站(原吳家門站)、云會站、仁和南站,其中仁和南站為10號線二期與10號線三期銜接站。不新建車輛基地與主變電所,控制中心接入七堡第二控制中心,與杭州至德清市域鐵路具備貫通運營條件。為城市軌道交通制式,直流供電,雙線,速度目標80km/h,采用6輛編組A型車。
線路走向:線路起于逸盛路站北側車擋處,沿港虹西路向北敷設,下穿勾莊中心幼兒園中興橋分園后折向西北,與10號線一期出入段線、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千島湖引水工程等立交后轉向北沿仁河大道敷設。之后線路依次下穿計家壩港橋、莫家壩港橋后于疏港大道南側設雙陳站(原吳家門站)。出站后線路沿仁河大道向北敷設,區間從兩側繞避柵莊橋港橋、湖杭高速鐵路后于怡然街交口設云會站。出站后線路繼續沿仁河大道向北敷設,區間下穿上施橋港橋后繼續向北到達終點站仁和南站。
二、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
沿線聲環境評價范圍內共有3處聲環境保護目標,均為居民點(見表1);振動環境評價范圍內共有12處振動環境保護目標,包括11處居民點和1處幼兒園(見表2);排風亭大氣評價范圍內有3處大氣環境保護目標(同表1);沿線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文物保護單位。
三、主要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1、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本工程施工期的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城市景觀、噪聲、振動、水、大氣、固體廢物等方面,施工期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有關施工環境管理的規定,將各項措施落實到施工的各個環節,做到文明施工,施工期環境污染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2、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1)振動影響概述:列車運行產生振動,通過地層傳播至地面環境敏感目標產生振動影響。
(2)聲環境影響概述:地下車站風亭、冷卻塔噪聲等環控設備噪聲影響周邊環境敏感目標。
(3)地表水影響概述:各車站均可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不會對周邊地表水環境產生影響。
(4)環境空氣影響概述:類比現已運行地鐵風亭,車站排風亭運營初期有異味,初期過后異味不明顯。風亭異味可通過在風亭周圍對有條件的區域進行綠化,適當加大通風量予以減緩。
(5)固廢環境影響概述:運營期地鐵車站產生少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專門的人員進行打掃和收集后,交由當地的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因此,本工程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經妥善處置后,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6)生態環境影響概述:在設計中將充分運用融合法、隱蔽法設計,可以使本工程的車站進出口與風亭等地面建筑物與周邊環境保持協調。
四、擬采取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預期效果
1、振動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在綜合采用軌道減振、無縫軌道、優化車輛選型等減振措施后,在環境敏感點處,由本工程產生的振動影響和二次結構噪聲可達標。
2、噪聲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針對受地下車站風亭、冷卻塔噪聲影響超標或有噪聲增量的敏感點采取加長風亭消聲器措施、超低噪聲冷卻塔;云會站環控系統已采取蒸發冷凝機組,地面不設置冷卻塔,措施后各敏感點可達標或維持現狀。
3、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本項目各車站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納入城市污水管網,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處理,項目污水對地表水體影響較小。
4、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風亭排風口不正對敏感建筑。地下車站風亭周邊有條件的區域進行綠化。車站采用符合國家環境標準的裝修材料。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可減輕風亭排氣異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5、固廢污染防治對策及預期效果: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較少,生活垃圾由專門的人員進行打掃和收集后,交由當地的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6、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做好對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的合理規劃,嚴格按批準的用地范圍進行施工組織,工程實施完畢后盡快按園林綠化管理部門要求進行復綠,綠化工作中避免出現生物入侵。按水利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軌道交通的建設在節約土地資源和能源方面優勢明顯,緩解區域交通擁堵,替代了部分地面汽車交通,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有利于降低空氣污染負荷,符合生態建設要求。
7、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本項目建設、運行均不會產生現行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里界定的環境風險。
五、環境影響評價初步結論
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屬于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是一種綠色交通,使用清潔能源,污染排放量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氣環境,工程的建設符合杭州城市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及《杭州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屬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2021年修改)中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
設計方案較上位《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方案基本一致。通過采取控制施工場地、施工廢水排放及出入口風亭等地面構筑物景觀設計等一系列影響減緩措施后,本工程的建設不會對沿線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對于沿線預測超標的噪聲振動敏感點,通過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各聲環境敏感點運營期噪聲均可達到相應標準要求或維持現狀水平,振動環境敏感點運營期振動均可達到相應標準要求,其他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項目建設符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對建設項目的管理規定。本項目無重大環境制約因素、環境影響可接受或環境風險可控、環境保護措施經濟技術滿足長期穩定達標及生態保護要求,有助于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因此,從環境影響角度而言,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項目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對象、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公眾意見的對象:為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民、單位或團體。
征求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征求與本項目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措施有關的建議和意見,涉及征地拆遷、財產、就業等與項目環評無關的意見或者訴求不屬于項目環評征求意見的范圍。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在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6月7日期間,在杭州地鐵網站http://www.hzmetro.com/的“公告通知”網頁將公示相關的環境影響信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等內容。您可通過網頁下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通過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將公眾意見表發送至指定電子郵箱,或郵寄至建設單位,反映與本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和建議。公眾提交意見表時,請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進行回訪。若需補充信息,請在公示期間向環評單位索要,后續將在杭州地鐵網站http://www.hzmetro.com/進行環評報告全本公示。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6月7日。
九、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張工,電話:0571-86000732;郵箱:xyang8000@163.com;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九和路516號市地鐵集團T2樓。
2、環評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聯系人∶許工;電話∶18607146111。
3、審批部門:杭州市生態環境局余杭分局,電話∶0571-89395014。
公示發布單位∶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23年5月24日
公眾意見書下載
/EptionUload/EptionFs/file/20230524/20230524091019_1887.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