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你委《關于上報洛陽市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初步設計的請示》(洛發改投資[2019]16號)收悉。結合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評審意見,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工程初步設計及修改設計。
二、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
線路起于國家牡丹園附近的經三路與老310國道交叉口,沿老310國道、國花路、解放路、隋唐城路、王城大道、開元大道、興洛西街、龍門樞紐、伊洛路走行,止于伊洛路與龍門大道交叉口,全長18.216公里,正線全部為地下敷設。全線設經三路站、王城北路站、機場路站、洛陽火車站、紗廠東路站、解放路站、九都西路站、博物館站、隋唐城站、體育中心站、開元大道站、牡丹大道站、關林大道站、洛陽龍門站、龍門大道站等共15座車站(其中換乘車站3座,分別為解放路站、開元大道站和龍門大道站),設劉富村車輛段1座;主變電站2座(牡丹廣場主變電站與1號線共用),控制中心1座及相關配套工程。
本工程采用B型車6輛編組列車,初期配屬車輛19列/114輛。
三、主要技術標準
正線數目:雙線
車輛:B型車,6輛編組,4動2拖。
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
軌道:正線采用60千克/米鋼軌、9號道岔;車場線采用50千克/米鋼軌、7號道岔;正線、配線采用長軌枕整體道床。
軌距:標準軌距1435毫米。
平面最小曲線半徑:正線一般300米,困難條件下250米;出入線:200米;車場線、聯絡線:150米。
最大縱坡:正線一般情況30‰,困難情況35‰。
供電方式:采用110KV/35KV兩級電壓集中供電方式,DC1500V架空接觸網供電。
其他有關設計標準按《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104-2008)、《地鐵設計規范》(GB50517-2013)執行。
四、原則同意本工程線位站位方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根據城市規劃、沿線實際情況、工程地質情況等進一步優化線位和埋深、站位及換乘方案;穿越鐵路、公路、管線等路段應進一步加強與主管部門溝通協調,具體方案應經相關主管部門審定后實施。
五、原則同意本工程供電系統、通信系統、信號系統、通風空調等系統及相關配套工程的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根據有關規范對以下內容進一步優化:
1.火災報警、防災等系統應充分考慮乘客疏散、應急救援等,確保乘客安全;
2.自動扶梯與電梯、門禁等系統應進一步提高通行能力,確保滿足極端情況下的客流要求。
六、施工圖設計階段,應嚴格按照環保部門要求落實環境保護措施,進一步落實環境敏感點,完善減震、降噪措施,減少項目建設對沿線造成的干擾。
七、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消防、抗震、文物、節能等設計,并辦理相關手續。
八、施工階段,應做好安全技術防護措施,尤其是要加強穿越鐵路、文物保護地、水源地等路段防護措施,確保工程建設安全。
九、新增占地面積控制在61.74公頃以內。
十、總概算核定為1483221萬元。
2019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