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1 | 網站首頁 | 返回舊版
用戶名 密碼 新用戶注冊 |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焦點 » 正文

關于南京地鐵6號線工程(不含崗子村站 及相鄰區間)初步設計的批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12-13  來源:南京市發改委  瀏覽次數:484

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你單位《關于上報南京地鐵6號線工程(不含崗子村站及相鄰區間)初步設計的請示》(寧地鐵建設發〔2019〕245號)及相關附件收悉。根據國家、省相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地鐵6號線工程初步設計評審報告》(城建設計辦函〔2019〕165號),對本工程初步設計批復如下:


一、線路與軌道


(一)線路


本工程包括南京南站(不含)至富貴山站、長途東站至棲霞山站兩個段落,線路全長28.040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全線共設車站18座,均為地下站,其中換乘站8座。


同意本工程推薦線路方案。線路起點設置于南京至高淳城際軌道南京南站至祿口機場段工程南京南站東端區間終點,出站后線路主要沿夾崗五路、大明路、御道街、北安門街、花園路、恒嘉路、經五路、神農路、恒競路、0號路敷設,終至棲霞山站。


同意線路平面設計方案。平面最小曲線半徑區間正線350米,出入線250米。


同意線路縱斷面設計方案。線路最大坡度正線28‰,出入線35‰;站臺范圍內為平坡或2‰的緩坡;車場庫內線、庫外線均為平坡。


(二)軌道


同意設計提出的軌道設計原則和技術標準。軌距1.435米,正線、配線采用60千克/米鋼軌,車場線采用50千克/米鋼軌。正線、配線采用9號道岔,車場線采用7號道岔。正線采用預制板整體道床或現澆整體道床。車場庫內線采用整體道床、庫外線采用碎石道床。下階段要進一步完善軌道減振設計方案,確保減振等級滿足環評要求和符合國家關于環境振動控制的要求。


二、行車組織與運營管理


同意本工程行車組織與運營管理方案。


1. 線路設計為雙線,采用右側行車制。


2. 列車在正線區間最高運行速度為100公里/小時。


3. 6號線與南京至高淳城際軌道南京南站至祿口機場段工程貫通運營,全線初期配屬車輛60列/360輛,近期配屬車輛78列/468輛,遠期配屬車輛96列/576輛??鄢暇┲粮叽境请H軌道南京南站至祿口機場段工程已配屬的運營列車15列/90輛,本項目初期新購置車輛45列/270輛。近、遠期車輛購置費不納入本工程投資。


4. 6號線與南京至高淳城際軌道南京南站至祿口機場段工程貫通運營,推薦初、近、遠期采用大小交路套跑方案,大交路為棲霞山站~空港新城江寧站,小交路為萬壽村站~祿口機場站。最大行車密度為初期18對/小時,近期24對/小時,遠期30對/小時,系統設計能力為30對/小時。


三、車輛與限界


(一)車輛


同意車輛采用B型車6輛編組,4動2拖,直流1500伏架空接觸網供電方式,設計最高運行時速100公里,車輛及其內部設施采用耐腐蝕、阻燃材料。


(二)限界


同意限界設計方案。建筑限界根據《地鐵限界標準》(CJJ/T96-2018)中關于建筑限界的制定原則,結合本線方案計算確定。


四、建筑與結構工程


(一)車站


1. 車站總體布置及規模


車站總體布置滿足客流需求、乘降安全、疏導迅速、環境舒適、布置緊湊、便于管理的基本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通風、照明、衛生、防災等設施。車站規模按遠期預測客流、行車密度及設備管理用房設置等條件進行控制,有效站臺長度為120米。


(1)夾崗站


同意在規劃夾崗五路與規劃機場三路、機場四路、機場五路交叉口下方,沿夾崗五路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小里程端接出入場線。


(2)紅花機場站


同意在機場路和機場跑道之間綠帶下方,南北向敷設地下三層14m島式站臺車站,為6號線與10號線二期、遠期16號線的換乘站。


(3)市中醫院站


同意在園民路與規劃華園路交叉路口南側,沿園民路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


(4)大校場路站


同意在大校場路與大明路交叉路口北側,沿大明路敷設地下二層(10.92~15.08)m梯形島式站臺車站,大里程端設單渡線。


(5)中和橋站


同意在御道街與規劃寧蕪路交叉路口北側,沿御道街敷設地下三層13m島式站臺車站,為6號線與遠期8號線的換乘站。


(6)光華門站


同意在大光路與御道街交叉路口,沿御道街敷設地下三層14m島式站臺車站,與5號線T型換乘。


(7)明故宮站


同意在明故宮路與中山東路交叉路口東側,平行于明故宮路敷設地下五層16.5m島式站臺車站,與既有2號線通道換乘。


(8)富貴山站


同意在民福巷與富貴巷之間,沿北安門街敷設地下二層11.5m島式站臺車站,大里程端設單停車線。


(9)長途東站


同意在玄武大道與花園路交叉路口南側,沿花園路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小里程端設單渡線。


(10)丹霞路站


同意在恒嘉路與規劃丹霞路交叉路口,橫跨丹霞路,沿恒嘉路南北向設置地下二層雙島四線車站,站臺寬度均為12m ,為6號線與9號線的換乘站。


(11)營苑南路站


同意在北苑東路與營苑南路交叉路口,沿營苑南路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


(12)萬壽村站


同意在棲霞大道與經五路交叉路口,沿經五路南北向敷設地下二層13m島式站臺車站,大里程端設雙停車線,與7號線T型換乘。


(13)燕堯路站


同意在廬山路、廬山東路交叉口之間,沿神農路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


(14)新港開發區站


同意在恒競路與興學路交叉路口,沿恒競路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


(15)興智路站


同意在恒競路與興智路交叉路口,沿恒競路方向跨路口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小里程端設單渡線。


(16)新生圩站


同意在規劃恒競路與仙新路交叉路口西側,沿規劃恒競路東西向敷設地下二層13m島式站臺車站,與遠期8號線T型換乘。


(17)劉家庫站


同意在金陵石化0號路和3號路交叉路口東側,沿0號路東西向敷設地下二層11m島式站臺車站,大里程端接出入段線。


(18)棲霞山站


同意在疏港大道與廣廳路交叉路口,沿疏港大道東西向敷設地下二層13m島式站臺車站,站后設雙停車線與聯絡線,為6號線與14號線的換乘站。


2. 車站環境及設施


同意全線統一考慮無障礙設計,車站設置垂直電梯和殘疾人專用廁所及盲道等無障礙設施,在出入口及站內設置供殘疾人使用的垂直電梯。車站站廳、站臺、通道、出入口、自動扶梯、樓梯、售檢票等部位的通過能力按遠期超高峰客流量確定,以滿足事故緊急疏散客流的需要。車站公共區域設置明顯并易于識別的車站服務及導向標志,標志應統一標準并符合國標及地方標準。


3. 結構及防水


同意車站圍護結構形式主要采用地下連續墻、鉆孔灌注樁和鉆孔咬合樁,內支撐首道為鋼筋混凝土支撐,其他道撐為鋼管支撐方案。地下結構的主體結構和使用期間不可更換的結構構件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地下主體結構中主要構件的安全等級為一級。地下車站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同意地下車站、人行通道和及機電設備集中區段的防水等級為一級。采用防滲混凝土結構,并根據防水等級要求設置附加防水層。建材應滿足耐久性規范和結構使用壽命的要求。


4. 交通銜接


本工程車站設計應進一步加強與城市道路、公交規劃、公共樞紐結合,合理布置車站出入口、地下通道及站點周邊的交通接駁設施。


(二)區間


原則同意區間總體設計方案。地下區間結構使用年限為100年。結構的凈空尺寸滿足建筑限界或其它使用及施工工藝要求。區間隧道根據應急救援、消防、排水等要求,設置聯絡通道及泵房、雨水泵站等附屬設施。


原則同意區間隧道以盾構法施工為主,局部地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隧道施工期安全,避免或降低對周邊重要建(構)筑物安全的影響,滿足運營期隧道永久結構的承載力、變形、防水要求。


區間隧道及聯絡通道等附屬的隧道結構防水等級為二級,結構防水應滿足國家現行的《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


(三)車輛基地


原則同意棲霞山車輛段和雙龍街停車場的總體布局和功能定位。


棲霞山車輛段出入線接軌于劉家庫站,功能定位為本線定修段,承擔6號線配屬車輛的定、臨修以及部分配屬車輛的雙周三月檢、列檢、停放、運用、整備等工作,并在車輛段內設置全線的綜合維修中心和物資總庫;車輛段設停車列檢40列位,雙周三月檢3列位,定、臨修各1列位,一次建成。


雙龍街停車場出入線接軌于夾崗站,承擔6號線部分配屬車輛的停放、運用管理、整備保養、檢查工作;停車場設停車列檢10列位,雙周三月檢1列位,一次建成。


(四)控制中心


同意本工程利用既有南京南控制中心,根據功能要求配置工藝設備,實現本線的控制調度功能。


五、機電設備


(一)供電


原則同意供電系統設計方案。利用既有南京南、紫金山北主變電站及新建新生圩主變電站供電,通過35kV環網供電網絡向降壓變電所或牽引降壓混合變電所供電。牽引、動力照明采用混合網絡供電方式。全線共新建14座牽引降壓混合變電所、6座降壓變電所、5座跟隨式降壓變電所,1座開閉所。具體報批手續請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二)通信


原則同意通信系統設計方案。通信系統由專用通信系統、公安通信系統、民用通信系統組成。


專用通信系統包括傳輸系統、公務電話系統、專用電話系統、集中錄音系統、專用無線通信系統、視頻監視系統、廣播系統、時鐘系統、乘客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電源系統及接地、集中告警系統等子系統。


公安通信系統包括公安傳輸系統、公安/消防無線通信系統、公安視頻監視系統、公安計算機網絡系統(含IP電話)、公安電源系統及接地等子系統。


本次設計為民用通信系統預留站外光電纜引入到站內機房的條件,并預留站內線纜和設備的布設條件。民用通信系統由運營商自建。


(三)信號


原則同意信號系統設計方案。信號系統由列車自動監控子系統(ATS)、列車自動防護子系統(ATP)、列車自動運行子系統(ATO)和計算機聯鎖子系統(CI)組成完整的列車自動控制ATC系統。


(四)自動售檢票系統


原則同意自動售檢票系統設計方案。本工程自動售檢票系統(以下簡稱AFC系統)主要由清分中心(ACC二期)、區域線路計算機系統(ZLC)、車站計算機系統SC、車站AFC設備SLE以及車票等組成。


本AFC系統采用全非接觸式IC卡制式,單程票、儲值票采用非接觸式IC卡,南京市民卡、公交一卡通可在本線作為儲值票使用。


(五)通風空調系統


原則同意通風空調系統設計方案。全線設置隧道通風系統和車站通風空調系統,通風空調系統制式按全封閉站臺門制式系統進行設計。通風空調系統由以下系統組成:區間隧道通風系統;車站隧道通風系統(排熱系統);車站通風空調系統分為公共區通風空調系統(含公共區的防排煙系統,簡稱大系統)、設備管理用房通風空調系統(含防排煙系統,簡稱小系統)和空調水系統(簡稱水系統)。


(六)給排水及消防


原則同意給排水及消防系統設計方案。車站生產、生活給水與消防給水均采用市政自來水。各站生產、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分開設置,分別形成獨立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統;各種污水、廢水和雨水應分類集中,并按排水要求就近排放。給排水系統實現自動監控及就地控制,并歸入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BAS)監控管理。變電所、電源室、通信信號機房、綜合監控設備室、蓄電池室等重要電氣設備用房設自動滅火裝置。消防系統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FAS)監控管理。


(七)綜合監控系統


原則同意綜合監控系統設計方案。綜合監控系統采用兩級管理、三級控制的運營與管理方式,采用分層分布式控制系統結構,整個系統可劃分為中央控制層、車站控制層和各子系統就地自動化設備層。


(八)環境與設備監控、火災自動報警及門禁系統


原則同意環境與設備監控、火災自動報警及門禁系統的設計方案。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門禁系統采用兩級管理、三級控制的架構,即控制中心、車站兩級管理,控制中心、車站、就地三級控制模式?;馂淖詣訄缶到y采用兩級管理、三級控制的原則,由中央級、車站級、現場設備、通信網絡以及維修管理系統組成,采用獨立組建光纖單環網方案。


(九)自動扶梯、電梯、站臺門、安檢


原則同意自動扶梯、電梯、站臺門、安檢設計方案。車站出入口至站廳、站廳至站臺優先考慮設置垂直電梯,滿足無障礙通行需求。車站設置站臺門和安檢設備。


(十)安防


原則同意安防系統設計方案。安防系統由車輛段安防系統、停車場安防系統、主變電所安防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十一)車輛及機電設備采購、招標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辦理。


六、防災與人防


原則同意防災與人防設計的主要原則和設計方案。工程抗力級別為核6級、常6級,防化級別為丁級。全線工程應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和有關規定,進行消防、抗震、防水淹、防雷、防風等防災設計。


七、征地拆遷


本工程用地應控制在省自然資源廳確定的用地范圍內,并嚴格按有關規定辦理用地手續。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核定征拆數量。下階段要按照國家有關工程用地標準,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從嚴控制用地規模,節約和集約用地。


八、社會穩定


請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南京地鐵6號線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評審報告表》的要求,落實社會穩定責任,做好風險控制工作,確保工程實施中當地社會穩定。


九、環境保護


請按照市環保局《關于南京地鐵6號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寧環建〔2019〕3號)的要求,嚴格控制施工影響范圍,嚴格落實施工期、運營期振動和噪聲防治措施以及揚塵、廢水、固廢與大氣等污染防治措施。


十、文物保護


請嚴格按照《國家文物局關于南京地鐵六號線明故宮遺址段線路變更方案的意見》(文物保函〔2018〕1291號)要求,落實國家文物局同意的明故宮遺址段線路方案。


十一、節能


請按照《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南京地鐵6號線建設工程項目節能報告的審查意見》(蘇發改能審〔2018〕17號),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節能規定,優化工程設計,選用節能設備,加強節能管理,切實落實各項節能措施。


十二、公共安全


請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和有關部門的工作要求,完善公共安全配套系統設置,做好公共安全風險源的識別,針對不同風險源制定相應的應對預案。切實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壓實項目建設單位和相關責任主體安全生產及監管責任,嚴防安全生產事故。要加強施工環境分析,認真排查并及時消除項目本身與周邊設施相交相鄰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得在未采取有效處理措施的情況下開展建設。


十三、運營服務


請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和有關部門的工作要求,完善運營服務,制定突發事件的應急服務措施。


十四、工程籌劃


本工程建設工期為54個月,下階段應按規定妥善處理好管線改遷、樹木移植、交通導改等問題,加強與沿線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合理安排工程進度,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推進工程建設。


十五、工程概算


本工程初步設計概算293.16億元,其中工程費用134.48億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09.50億元,預備費12.20億元,專項費用36.98億元(其中車輛購置費18.41億元、建設期貸款利息18.30億元、鋪底流動資金0.27億元)。


請據此批復開展下階段工作。工程建設中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招標投標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切實加強項目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我委將通過不定期巡查和稽察等方式,加強審批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9年12月10日


 
 
?

Tel:(網站)021-51603532;(會議)021- 51603528 51603599;(報告、手機報) 021-51603532;(定制)13482147664;Fax:021-51603552

 
国产美女精品裸色在线播放,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国产白嫩极品白嫩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亞洲中文字幕第一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中文 | 一级少妇全黄性色生活片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